中阿含經十二選(紙本234頁) 莊春江 編著 (不同意被抄襲或營利性引用)

第 九選
佛法的修行方法(一)--四念處:《念處經》(九八)(南北傳經文對讀)
(一)經文大意:
  有一次,佛陀遊化到拘樓瘦,住在劍磨瑟曇拘樓都邑。
  當時,世尊告諸比丘說:
  「有一道,淨眾生,度憂畏,滅苦惱,斷啼哭,得正法,謂四念處。 若有過去、未來諸如來、無所著、等正覺,悉斷五蓋、心穢、慧羸,立心 正住於四念處,修七覺支,得覺無上正盡之覺;我今現在如來、無所著、 等正覺,悉斷五蓋、心穢、慧羸,立心正住於四念處,修七覺支,得覺無 上正盡之覺。云何為四?觀身如身念處,觀覺(受)如覺(受)念處,觀 心如心念處,觀法如法念處。」
  什麼是「觀身如身念處」?
  「比丘者,行則知行,住則知住,坐則知坐,臥則知臥,眠則知眠, 寤則知寤,眠寤則知眠寤。」
  「比丘者,正知出入,善觀分別,屈伸低仰,儀容庠序,善著僧伽梨 ,及諸衣鉢,行住坐臥、眠寤語默,皆正知之。」
  「比丘者,生惡不善念,以善法念治斷滅止,猶木工師、木工弟子, 彼持墨繩,用絣於木,則以利斧斫治令直。」
  「比丘者,齒齒相著,舌逼上齶,以心治心,治斷滅止。猶二力士, 捉一羸人,處處旋捉,自在打鍛。」
  「比丘者,念入息即知念入息,念出息即知念出息。入息長即知入息 長,出息長即知出息長,入息短即知入息短,出息短即知出息短。覺一切 身息入,覺一切身息出。覺止身行息入,覺止口行息出。」
  「比丘者,離生喜樂,漬身潤澤,普遍充滿於此身中。離生喜、樂, 無處不遍,猶工浴人,器盛澡豆,水和成摶,水漬潤澤,普遍充滿,無處 不周。」
  「比丘者,定生喜樂,漬身潤澤,普遍充滿於此身中。定生喜、樂, 無處不遍,猶如山泉,清淨不濁,充滿流溢,四方水來,無緣得入,即彼 泉底,水自涌出,流溢於外,漬山潤澤,普遍充滿,無處不周。」
  「比丘者,無喜生樂,漬身潤澤,普遍充滿於此身中。無喜生樂,無 處不遍,猶青蓮華,紅、赤、白蓮,水生水長,在於水底,彼根莖華葉, 悉漬潤澤,普遍充滿,無處不周。」
  「比丘者,於此身中,以清淨心意解,遍滿成就遊。於此身中,以清 淨心,無處不遍,猶有一人,被七肘衣,或八肘衣,從頭至足,於其身體 ,無處不覆。」
  「比丘者,念光明想,善受善持,善憶所念。如前後亦然;如後前亦 然;如晝夜亦然;如夜晝亦然;如上下亦然;如下上亦然。如是不顛倒, 心無有纏,修光明心,心終不為闇之所覆。」
  「比丘者,善受觀相,善憶所念。猶如有人,坐觀臥人,臥觀坐人。 」
  「比丘者,此身隨住,隨其好惡,從頭至足,觀見種種不淨充滿:我 此身中,有髮、髦、爪、齒、麤細薄膚、皮、肉、筋、骨、心、腎、肝、 肺、大腸、小腸、脾、胃、摶糞、腦及腦根、淚、汗、涕、唾、膿、血、 肪、髓、涎、痰、小便。猶如器盛若干種子,有目之士,悉見分明,謂稻 、粟種、蔓菁、芥子。」
  「比丘者,觀身諸界:我此身中,有地界、水界、火界、風界、空界 、識界。猶如屠兒殺牛,剝皮布於地上,分作六段。」
  「比丘者,觀彼死屍,或一、二日,至六、七日,烏鵄所啄,豺狼所 食,火燒埋地,悉腐爛壞。見已自比:今我此身,亦復如是,俱有此法, 終不得離。」
  「比丘者,如本見息道,骸骨青色,爛腐餘半,骨鎖在地。見已自比 :今我此身,亦復如是,俱有此法,終不得離。」
  「比丘者,如本見息道,離皮肉血,唯筋相連。見已自比:今我此身 ,亦復如是,俱有此法,終不得離。」
  「比丘者,如本見息道,骨節解散,散在諸方,足骨、膊骨、髀骨、 髖骨、脊骨、肩骨、頸骨、髑髏骨,各在異處。見已自比:今我此身,亦 復如是,俱有此法,終不得離。」
  「比丘者,如本見息道,骨白如螺,青猶鴿色,赤若血塗,腐壞碎粖 。見己自比:今我此身,亦復如是,俱有此法,終不得離。」
  「如是,比丘觀內身如身,觀外身如身,立念在身,有知有見,有明 有達,是謂比丘觀身如身。若比丘、比丘尼,如是少少觀身如身者,是謂 觀身如身念處。」
  什麼是「觀覺(受)如覺(受)念處」?
  「比丘者,覺樂覺時,便知覺樂覺、覺苦覺時,便知覺苦覺、覺不苦 不樂覺時,便知不苦不樂覺;
  覺樂身、苦身、不苦不樂身;
  樂心、苦心、不苦不樂心;
  樂食、苦食、不苦不樂食;
  樂無食、苦無食、不苦不樂無食;
  樂欲、苦欲、不苦不樂欲;
  樂無欲覺、苦無欲覺、不苦不樂無欲覺時,便知覺不苦不樂無欲覺。 」
  「如是,比丘觀內覺如覺,觀外覺如覺,立念在覺,有知有見,有明 有達,是謂比丘觀覺如覺。若比丘、比丘尼,如是少少觀覺如覺者,是謂 觀覺如覺念處。」
  什麼是「觀心如心念處」?
  「比丘者,有欲心知有欲心如真、無欲心知無欲心如真;有恚、無恚 ;有癡、無癡;有穢污、無穢污;有合、有散;有下、有高;有大、有小 ;修、不修;定、不定;有不解脫心知不解脫心如真、有解脫心知解脫心 如真。」「如是,比丘觀內心如心,觀外心如心,立念在心,有知有見, 有明有達,是謂比丘觀心如心。若有比丘、比丘尼如是少少觀心如心者, 是謂觀心如心念處。」
  什麼是「觀法如法念處」?
  「眼緣色,生內結。」
  「如是,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緣法,生內結。比丘者,內實有結,知 內有結如真;內實無結,知內無結如真。若未生內結而生者,知如真;若 已生內結,滅不復生者,知如真。
  如是,比丘觀內法如法,觀外法如法,立念在法,有知有見,有明有 達,是謂比丘觀法如法,謂六內處。」
  「比丘者,內實有欲,知內有欲如真;內實無欲,知無欲如真。若未 生欲而生者,知如真;若已生欲,滅不復生者,知如真。
  如是,瞋恚、睡眠、掉悔,
  內實有疑,知內有疑如真;內實無疑,知無疑如真。若未生疑而生者 ,知如真;若已生疑,滅不復生者,知如真。
  如是,比丘觀內法如法,觀外法如法,立念在法,有知有見,有明有 達,是謂觀法如法,謂五蓋也。」
  「比丘者,內實有念覺支,知有念覺支如真;內實無念覺支,知無念 覺支如真。若未生念覺支而生者,知如真;若已生念覺支,便住不忘而不 退轉,轉修增廣者,知如真。
  如是,擇法、精進、喜、息、定,
  內實有捨覺支,知有捨覺支如真;內實無捨覺支,知無捨覺支如真。 若未生捨覺支而生者,知如真;若已生捨覺支,便住不忘而不退轉,轉修 增廣者,知如真。
  如是,比丘觀內法如法,觀外法如法,立念在法,有知有見,有明有 達,是謂觀法如法,謂七覺支。
  若有比丘、比丘尼如是少少觀法如法者,是謂觀法如法念處。」
  若有比丘、比丘尼,長則七年,短則七日七夜,
  「立心正住四念處者,必得二果:或現法得究竟智,或有餘得阿那含 。」
  「若有比丘、比丘尼,少少須臾頃,立心正住四念處者,彼朝行如是 ,暮必得昇進;暮行如是,朝必得昇進。」

(二)論述:
  《分別聖諦經》(三一)中說:「云何正念?謂聖弟子念苦是苦時; 集是集;滅是滅,念道是道時(即念「四聖諦」),或觀本所作,或學念 諸行,或見諸行災患,或見涅槃止息,或無著念觀善心解脫時,於中,若 心順念,背不向念,念遍,念憶,復憶,心正,不忘心之所憶,是名正念 。」這是廣泛地以「心向正法(佛法)」,而為正念的內容的。又《聖道 經》(一八九)中說:「云何正念?比丘者,觀內身如身,觀至覺(受) 、心、法如法,是謂正念。」這是直接地指出,「四念處」就是八正道中 ,「正念」的內容的。經中說,這是淨化眾生,消除苦惱,度憂畏,斷啼 哭的方法,過去、未來、現在諸佛,都是修「四念處」與「七覺支」而成 就的。《阿那律陀經》(二一九)說:「若比丘觀內身如身,乃至觀覺( 受)、心、法如法,是謂比丘不煩熱死、不煩熱命終。」也表達了相似的 立場。經文末尾甚且說,只要早上依著「四念處」的方法修,即使只到晚 上這麼短的時間,就能有進步。「四念處」是很實在,而且很有威力的修 行方法。
  此外,在《阿含經》中,共有六個經說到「自依止、法依止」:
  《雜‧六三九》中,佛陀告訴諸比丘說:「是故,汝等當知:自洲以 自依,法洲以法依,不異洲、不異依。謂內身身觀念住,精勤方便,正智 、正念,調伏世間貪憂;如是外身;內外身;受;心;法法觀念住,精勤 方便,正智、正念,調伏世間貪憂,是名自洲以自依,法洲以法依,不異 洲、不異依。」《雜‧六三八》也有相同的經文,這裡略而不引。
  《雜‧三六》中,佛陀告訴諸比丘說:「當正觀察,住自洲、自依, 法洲、法依,不異洲、不異依。何因生憂、悲、惱、苦?云何有因?何故 何繫著?云何自觀察未生憂、悲、惱、苦而生?已生憂、悲、惱、苦而生 長增廣?」
  《增‧四七‧七》(四二四)中,佛陀說:「當自修己熾然法行,自 歸最尊。若比丘能自修己興隆法樂者,此人之類,便為我躬自所生。云何 比丘能自熾然,興隆法樂,無有虛妄,自歸最尊?於是,比丘內自觀身, 身意止自攝其心,除去亂想,無有憂愁。外自觀身,……。有復內外觀身 ,……。內觀痛(受),外觀痛,內外觀痛。內觀心,外觀心,內外觀心 。內觀法,外觀法,內外觀法,法意止自攝其心,除去亂想,無有憂愁。 如是,比丘能自熾然其行,興隆法樂者,自歸最尊。」
  《長‧二》(《遊行經》)中,佛陀告訴阿難說:「吾已老矣,年且 八十。譬如故車,方便修治,得有所至,吾身亦然,以方便力,得少留壽 ,自力精進,忍此痛苦,不念一切想,入無想定時,我身安穩,無有惱患 。是故,當自熾然,熾然於法,勿他熾然;當自歸依,歸依於法,勿他歸 依。云何自熾然,熾然於法,勿他熾然;當自歸依,歸依於法,勿他歸依 ?阿難!比丘觀內身,精勤無懈,憶念不忘,除世貪憂。觀外身、觀內外 身,精勤無懈,憶念不忘,除世貪憂。受、意(心)、法觀,亦復如是。 」
  《長‧六》(《轉輪聖王修行經》)中,佛陀告訴諸比丘說:「於是 ,比丘內身身觀,精勤無懈,憶念不忘,除世貪憂;外身身觀;內外身身 觀;精勤無懈,憶念不忘,除世貪憂;受、意、法觀,亦復如是,是為比 丘自熾然,熾然於法,勿他熾然;當自歸依,歸依於法,勿他歸依。」
  這六個經中,除了《雜‧三六》是以因緣的觀察,為「自依、法依」 外,其餘五個經,都直接地說:修習「觀身、受、心、法」等「四念處」 ,為成就「自依止、法依止」的修行方法。這些經文,也提供了「四念處 」在修行上重要性的訊息。
  「四念處」的內容,並不僅如一般所熟悉的「觀身不淨,觀受是苦, 觀心無常,觀法無我」而已。而是「觀身如身,觀受如受,觀心如心,觀 法如法」。其所強調的,是「如身」、「如受」、「如心」、「如法」的 「如實觀」與「如實知」;也就是說:觀察「身、受、心、法」的實際狀 況,透過如實地觀察,清清楚楚地掌握自己的身、心狀態,自己的覺受與 思惟變化。簡單的講,就是隨時隨地清楚自己在做什麼、想什麼。
  為什麼隨時清楚自己在做什麼、想什麼,就是一種很有效的修行方法 呢?《增上心經》(一0一)中,舉一個例子說:「猶人行道,進路急速 ,彼作是念:我何為速?我今寧可徐徐行耶?彼即徐行。」從走得很快, 到慢下腳步來,中間經歷幾個重要過程:察覺自己走得很快(「四念處」 中的身念處,正知;苦諦:發現問題),問自己為什麼要走這麼快(原因 ;集諦),認為自己不必要走這麼快(觀念的改變,驅動力、原因的滅除 ,趣向滅諦),於是放鬆自己,放慢腳步(抉擇的執行,道諦)。所以, 能察覺到自己走得很快,是整個改變的開端。煩惱的消除,也是這樣,要 先能察覺自己是在煩惱的狀況下了,才有消除的可能。能愈早察覺情緒的 變化,就愈能掌握紓解的先機,否則,到情緒變化很大以後,其餘勢的衝 擊力,也跟著升高,紓解的時間必定也要跟著拉長。就像如果能在一開始 不愉快時,就能察覺,與盛怒後,甚至於動手打人了以後,才察覺,所需 要紓解、平息的時間與費力程度,是有很大差異的。
  五蘊和合的眾生,在六根與六塵的接觸中,身、心是相互影響的。四 念處的每一念處也一樣,不是身、受、心、法各自獨立的,而是相互牽引 的。比如生氣時,我們可以從呼吸不順暢、悶胸、胃部刺痛的覺察,而追 察出來,也可以從不愉快的感受察覺,也可以從自己心裏在想什麼(心念 )察覺,端看自己的熟練情形。通常,「身」的變化比較粗重、具體,而 容易察覺,但大都是屬於「下游」端的變化。「心」與「法」的變化比較 細膩、潛微,而不容易察覺,是屬於「上游」發動端的變化。「受」的變 化,大概居其中間。就解脫的立場來看,不論是觀「身」的變化,或是觀 「受」的變化,都還要上溯到「心」與「法」的變化來,才有意義。否則 ,光察覺自己走得很快,光察覺自己在生氣,在憂慮,在痛苦中,不去做 更深入的原因追察,縱使緣生緣滅;走慢下來了;氣過了;愉快起來了, 那麼也都還在隨波逐流,生生滅滅的反反覆覆中而已。
  如「觀身」的內容,經中從最粗淺的行、住、坐、臥、眠、寤、眠寤 (似睡似醒的狀況),甚至穿衣、持鉢等,日常生活中舉止行動的覺察開 始,然後進入需要細膩度更高的禪定修學(以心--定治心)。禪定的修 學,首先說的,是以專注於觀察呼吸為對象的「安那般那念」。「安(阿 )那般那」,也稱為「入、出息」;「身行」;「風」。「入息」是指吸 氣,「出息」是指呼(吐)氣,所以,「入、出息」就是指呼吸(參考《 瑜伽師地論》〈本地分〉;《大正‧三十‧四三一上》,或《雜阿含經論 會編》中冊第四0四頁)。其中,「一切身息入、出」與「止身行息入、 止口行息出」;《雜‧八0三》作「一切身入、出息」與「一切身行息入 、出息」;《雜‧八一0》作「一切身行入、出息」與「身行休息入、出 息」。「一切身息」、「一切身」、「一切身行」,應該是相同含意的, 指的是呼吸(身行)時,身體隨著呼吸律動的全部(一切)過程。如鼻端 感受到空氣進、出的摩擦,胸部、腹部跟著的起伏律動,或者,更敏銳地 感受到或「丹田」,或手掌心,或腳掌心,或全身肌膚上的毛細孔,在吸 氣、吐氣時的不同感受過程。「止」,就是止息、休息,平靜下來的意思 。也就是指在十分輕鬆、安詳與平靜情況下的呼吸。(可以參考《清淨道 論》〈第八章‧第九節〉覺音論師著‧葉均先生譯‧華宇出版社)
  如果能夠藉著專注於察覺與感受呼吸時,身上的變化,而達到十分輕 鬆、安詳與平靜的狀況,再進一層,心中由於遠離了欲念、五蓋等不善法 ,而生起了喜與樂的感受(離生喜樂),遍滿全身,這就是進入「初禪」 的境界了。再進一層,心中由於專一安住(定),而生起了喜與樂(定生 喜樂),遍滿全身,這就是進入「第二禪」的境界了。再進一層,心中捨 離了帶有激動性質的喜,但仍然留有樂的愉悅(無喜生樂),遍滿全身, 這就是進入「第三禪」的境界了。再進一層,連微妙的樂都超越捨離了, 心中只剩下(清淨:無瑕疵的意思)不苦不樂(以清淨心意解),遍滿全 身,這就是進入「第四禪」的境界了。(參考《清淨道論》〈第四章〉〈 四種禪的修習法〉)
  如《意行經》(一六八)中說:
  「若有比丘,離欲、惡不善之法,有覺(又譯為「尋」,心念於所緣 的大目標內尋求--作多方的觀察思惟。)、有觀(又譯為「伺」,心念 集中於定點,作深入的觀察思惟),離(欲、惡不善之法,或直接說是離 『五蓋』)生喜、樂,得『初禪』成就遊。」
  「比丘覺、觀已息(止息;超越),內靜(內心止靜)、一心(專一 的心;定),無覺、無觀,定生喜、樂,得『第二禪』成就遊。」
  「比丘離於喜欲(無喜),捨、無求遊,正念正智而身覺樂(生樂) ,謂聖所說,聖所捨、念(憶念、守護不忘失)、樂住、空(捨而不執著 ),得『第三禪』成就遊。」
  「比丘樂滅、苦滅,喜、憂本已滅,不苦不樂,捨念清淨,得『第四 禪』成就遊。」
  這是《意行經》(一六八)中對四種禪定的描述,可以作比對參考。
  接下來的,也還是可以與修定有關的「光明想」與「不淨觀」。而包 括觀察死屍變化的「不淨觀」與「安般」(安那般那念),被稱為「二甘 露門」(《出曜經》,《大正‧四‧六九八中》)。這是要從外在的觀察 中,「見已自比」,讓自己時時刻刻地對自、他(內、外)的身體,警覺 於無常,警覺於欲貪。
  觀受(覺),主要是覺察在各種情況下,所生起的感受:或苦受,或 樂受,或不苦不樂受等三種變化,經中舉了六種情況來說明。其中,「食 」與「無食」,還是指與五欲相關的。如《雜‧四八三》說:「云何食念 ?謂五欲因緣生念。」「云何有食樂?謂五欲因緣生樂、生喜。」「云何 無食樂?謂息有覺、有觀,內淨、一心,無覺、無觀,定生喜、樂。」而 身體上的「覺樂身、苦身、不苦不樂身」,與屬於心理上的「樂心、苦心 、不苦不樂心」,大概就涵蓋了所有我們所能觀察的受了。
  觀心,主要是覺察心念的狀態。經中所舉的心念種類有:有沒有貪心 (欲)、有沒有動怒(恚)、明不明就裡(癡)、有沒有壞念頭(穢污) 、心念是集中(合)或是散亂(散)、心情低沈(下)或高亢(高)、心 量或大或小、是否依正法修心、心中是否安定、是否解脫(沒有貪、瞋、 癡)。時時清楚心理的處境,尤其在情緒有變化時,更應注意覺察。
  「法」所指的範圍很廣,在這裡可以理解為:是一個觀念;一個想法 ;一個價值觀。這是心念發動的驅動力,但又與心念同時生起與消失。如 《雜‧六0九》中說:「何等為四念處集(生起),四念處沒(消失)? 食集則身集,食滅則身沒。觸集則受集,觸滅則受沒。名色集則心集,名 色滅則心沒。『憶念(心念)集則法集,憶念滅則法沒』。」經中舉「六 內處」、「五蓋」、「七覺支」等三大類「法」為例,說明在覺察「心」 的狀態時,也應當清楚支持形成這個心理狀態的觀念(「法」)。如果能 追究到法念處,那麼,就比較能夠覺察問題的根本所在,也比較有機會作 根本地解決。
  「結」,就是打了結,也可以理解為「煩惱、執著」的意思。法念處 的觀察,除了作存在狀況的檢查外,經中還說,亦應當涵蓋到動態的檢查 ,如察覺「未生而生,已生而滅」。這種動態的檢查,除了有保持時時刻 刻的綿密作用外,應當還含有「四正勤」積極開發修行的意味。
  經中說「觀內身如身,觀外身如身」、「觀內覺如覺,觀外覺如覺」 、「觀內心如心,觀外心如心」、「觀內法如法,觀外法如法」,《長‧ 十七》(《清淨經》)中,佛陀告訴諸比丘說:「云何比丘滅此諸惡,於 四念處當修三行?比丘謂內身身觀,精勤無懈,憶念不忘,除世貪憂;外 身身觀,精勤無懈,憶念不忘,除世貪憂;內外身身觀,精勤無懈,憶念 不忘,除世貪憂;受、意、法觀,亦復如是,是為滅眾惡法,於四念處, 三種修行。」「內」、「外」以及「內外」(即「三種修行」),分別指 的是什麼呢?《說處經》(八六)中說:「阿難!我本為汝說六內處:眼 處,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處。」「阿難!我本為汝說六外處:色處,聲、 香、味、觸、法處。」亦即以「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」為「內」;以 「色、聲、香、味、觸、法」為「外」。除此而外,經中好像沒有再進一 步的解說,可以參考的了。不過,往後的論師,則提供了一些論說可供參 考:
  《法蘊足論》〈念住品第九〉中說:「內身(受、心、法)者,謂自 身(受、心、想蘊、行蘊),若在現相續中,已得、不失。」「外身(受 、心、法)者,謂自身(受、心、想蘊、行蘊),若在現相續中,未得、 已失,及他有情(即他人)所有身相(諸受、諸心、想蘊、行蘊)。」( 《大正‧二六‧四七五~四七九》)
  《集異門足論》〈五法品第六〉中,以「色(受、想、行、識)在此 相續,已得不失(即在持續存在的狀態),是名內色(受、想、行、識) 」,以「色(受、想、行、識)在此相續,或本未得,或得已失(即現在 不存在的狀況),若他(相對於自己)相續,是名外色(受、想、行、識 )。」(《大正‧二六‧四一二~四一四》)
  《舍利弗阿毘曇論》〈非問分念處品第六〉中,以「若內、緣生 、自性、己分,是名內(身、受、心、法)。」「非受、非內、非緣生、 非自性、非己分,是名外(身、受、心、法)。」「若受、若非受,是名 內外(身、受、心、法)。」這裡加入了以「能緣」(主)、「所緣」( 客)為內、外區分的說法。(《大正‧二八‧六一二~六一六》)
  《大毘婆沙論》〈大種蘊第五〉中說:「然內、外法,差別有三:一 ,相續內、外,謂在自身,名為內。在他身及非有情數,名為外。二,處 內、外:謂心、心所所依名內,所緣名外。三,情、非情內、外:謂有情 數法,名內。非有情數法,名外。」(《大正‧二七‧七一四上》)
  《大毘婆沙論》〈見蘊第八〉中說:「自相續所攝色(受、心、法) ,名內身(受、心、法),他相續所攝色(受、心、法),及非有情數色 (受、心、法),名外身(受、心、法)。」「有餘師說:有情數色,名 內身,非有情數色,名外身。內法、外法說亦爾。受、心如前說。脅尊者 言:現在名內,過去、未來及無為名外。」(《大正‧二七‧九四0上》 )
  《大智度論》〈初品‧三十七品義〉中說:「內名自身,外名他身。 」「眼等五情為內身,色等五塵為外身。」「覺苦樂處為內身,不覺苦樂 處為外身。」「佛說有二種受:身受、心受。身受是外,心受是內。復有 五識相應受是外,意識相應受是內。十二入因緣故,諸受生:內六入分生 受,是為內,外六入分生受,是為外。麤受是為外,細受是為內。」「緣 內法是為內受,緣外法是為外受。」「心雖內入,攝緣外法故,名為外心 ,緣內法故,是為內心。意識是內心,五識是外心。攝心入禪是內心,散 亂心是外心。」「如佛所說:依緣生意識。是中,除受餘心數法,是為內 法,餘心不相應行及無為法,是為外法。」(《大正‧二五‧二0二》)
  《瑜伽師地論》〈攝決擇分〉中說:「若於其外,五種妙欲,諸雜亂 相所有尋思,隨煩惱中,及於其外所緣境中,縱心流散,當知是名『外心 』散動。若由惛沈,及以睡眠,或由沈沒,或由愛味三摩鉢底,或由隨一 三摩鉢底,諸隨煩惱之所染污,名『內心』散動。」(《大正‧三 0‧七 二七中》)
  綜合論師們的意見:自己是「內」,他人是「外」;現在持續存在的 是「內」,已不存在的是「外」;具主動性質的是「內」,被動的是「外 」;身是「外」,心是「內」;內六處是「內」,外六處是「外」;粗重 的是「外」,細膩的是「內」。如果觀察他人,而能反省到自身,就可以 稱為「內外」了。分「內」、「外」,實在是相對而不是一成不變的。
  其它有關「內」、「外」的論說,可以參考的部份,如《大毘婆沙論 》(《大正‧二七‧一0六中》,《大正‧二七‧九五一中》),《阿毘 曇婆沙論》(《大正‧二八‧八七上》,《大正‧二八‧二八六中》), 《順正理論》(《大正‧二九‧三六0~三六二》),《俱舍論》(《大 正‧二九‧四下》,《大正‧二九‧一六五上》),《瑜伽師地論》(《 大正‧三0‧二九0中》,《大正‧三0‧七二五下》),《大乘阿毘達 摩集論》(《大正‧三一‧六八四中》,《大正‧三一‧七三九上),《 大乘莊嚴經論》(《大正‧三一‧六一0中》)等。

(三)思 考
  一、您對修學「四念處」的各個念處,遇到什麼困難?或有什麼心得?
  二、您對「自依、法依、莫異依」有什麼看法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