印度佛教思想史要略 莊春江 編著 1992/9 初稿, 2016/9/12 更新

第五章 秘密大乘佛教的興起及其思想
  第二節 秘密大乘佛教的思想
  秘密大乘佛教的思想,萌芽地相當早,但發展成為印度佛教的主流,是在西元八世紀以後。從思想的流變來看,秘密大乘佛法主要是承接真常唯心思想(這是如來藏說與心性本淨說的合流),而融攝了後期中觀與唯識的部分思想。更特殊的是,印度教的一些思想也融入了。修行上,則以重信仰、重他力的念佛,重唯心、重神秘(這是指認為「宇宙中心」與自己內心結合,或者是指自以為掌握了神的「心理狀態」)的禪定經驗為主。
  從「後期大乘」演變到「秘密大乘」的過程中,屬於如來藏說的一經(《無上依經》)與一論(《寶性論》),提供了重要的演變訊息。本來,如來藏說主張眾生的色身中,本具有如來藏(即胎藏狀態下的如來智慧與功德)。這樣的主張,縮短了凡夫與佛間的距離,吸引著習慣於有「我」,以及期望能「得來全不費功夫」的眾生來信仰。而《無上依經》與《寶性論》,更是如來藏說後期集大成的教典。經、論中提出了「佛界」、「佛菩提」、「佛法」、「佛業」等四大主題。這四大主題的共通特性,是以如來(佛)果的論述為主,與後來秘密大乘佛法重於佛果的思想,是一致的。另外,秘密大乘佛法立「大曼陀羅」、「三昧耶曼陀羅」、「法曼陀羅」、「業曼陀羅」等四種「曼陀羅」(這是指諸佛、菩薩等眾聖集會處,或者稱為壇場的);「大印」、「三昧耶印」、「法印」、「業印」等四種「印」(這是指佛德的標幟,如手印);「金剛界」、「降三世」、「遍調伏」、「一切義成就」等「金剛界四大品」,這樣的立論,與「一經」、「一論」中,立「界」、「菩提」、「法」、「業」等四大主題,有一定程度的契合。所以,印順法師認定「無上依經」與「寶性論」,是「秘密大乘」還在孕育發展時期,雛形階段的經論。
  以下就秘密大乘佛法的思想特質,試作歸納條舉說明:
  一、依果而修:大乘佛教興起之前,佛法的重心,始終是放在解脫道上,而少談涅槃境界的。大乘佛教興起後,普遍地重視涅槃境界。《華嚴經》、《法華經》等大乘經典,對佛果的功德,讚歎不已,不過仍然是順著「發菩提心」→「修菩薩行」→「成如來果」的次第,以菩薩為因,如來為果的通義,重視菩薩的修行,亦即重心仍然放在解脫道上。然而,到了大乘佛教的後期,如來藏思想興盛後,由於主張眾生本具如來功德,於是菩薩的「因」行,與如來的「果」德,差別就逐漸模糊了。從後期大乘演化為秘密大乘中,如來藏思想仍然是居於主幹的地位。修行的重心,也轉為依如來的果德而修;即修如來因,成如來果的。如果相對於修「菩薩因行」的大乘來說,也就可以說:秘密大乘是「依果而修」。
  二、念自心是佛:初期大乘佛教時期,所成立的「般舟三昧」法門,是以「假想觀」的念佛方法進入禪定,並且在定中能見十方、現在一切佛的修行法門。到了後期大乘佛教時期,如來藏思想興盛後,由於如來藏指的就是如來,就是「智慧」、「相好」、「圓滿」的佛,所以念佛,就轉變為念如來藏;就是念(觀想)自心本有的佛。後來,秘密大乘佛教所說的本尊現前,能答能說,顯然是近似於「般舟三昧」法門一類的宗教體驗。可以說,結合「眾生本具如來藏」,「自性清淨心」,與「念自心是佛」等的思想與修行方法,是秘密大乘佛教的主要解行基礎。
  三、神教化的傾向:從初期大乘佛教的先聲,記述釋尊過去生的「本生分教」以來,天神、天龍、夜叉、乾闥婆、緊那羅、執金剛神、阿修羅等,屬於印度民間傳說的地居天、鬼天與畜生天等,在佛經中的地位逐漸被提高,而成為大菩薩,大護法。在佛陀時代,舍利弗、目犍連是佛陀身邊的兩大得力弟子。初期大乘佛教時期,說有東方妙喜世界的阿閦佛,與西方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,他們的前生,都曾是大目如來前生的弟子。這與釋迦佛、舍利弗、目犍連的師生關係,有相似的組合結構。不同的是「當世」的師生關係,與「過去世」的師生關係。大目如來,梵語就是毗盧遮那佛,這是從後期大乘以來,就說成是釋尊的「法身」的。到了秘密大乘佛教,在「所作」、「行」怛特羅時期,承襲了這種說法,而說有東方金剛部,阿閦如來為部尊,西方蓮華部,阿彌陀佛為部尊,中央如來部,毗盧遮那佛為部尊。往後屬於「瑜伽」怛特羅時期的《金剛頂經》,加了南方寶生佛,與北方不空成就佛,成為以毗盧遮那佛為主,四方四佛為伴的五部五佛。五部五佛,與印度傳統信仰:以帝釋天為三十三天天王居中,須彌山四方山上的四大天王,以帝釋天為中心,四方環繞帝釋天而坐的集會方式,是那麼的一致。尤其帝釋天與四大天王,又都是手持金剛杵的夜叉,這和《金剛頂經》中,從佛出現的菩薩,都名為金剛,受灌頂後,也以「金剛」為名,取代以菩薩為名的稱呼,正是與印度教一致的用法。
  再從秘密大乘重「口密」的修持來說,「口密」就是密語,也稱為真言、明、陀羅尼,泛稱為咒語。這是從婆羅門教《阿闥婆吠陀》以後,在印度逐漸盛行使用的。原始佛教時期,佛陀禁止佛弟子們持用咒語。但到了部派佛教時代,佛弟子對不持咒語的堅持,顯然已經軟化了,為了治病、護身為目的的咒語,已被有條件的容許了。到了大乘佛教時期,稱念佛名、誦大乘經,都說成有類似持咒的功能。佛說、菩薩說的咒語,自然也大為流行,而稱為「真實語」了。到了秘密大乘佛教,則更是全面地、直接地使用咒語,這和印度教的持咒修持方式,就幾乎沒有什麼差別了。
  自「無上瑜伽」怛特羅時期以後,秘密大乘佛教主張以男根(稱為金剛)與女根(稱為蓮華)和合交會(即性交),作為修定,以及修色身的一種方式,這與當時在印度教中,屬於密教的性力崇拜支派,主張是相同的。
  從早期的以天神為菩薩,進而崇拜天神菩薩,到和印度教的密教使用相同的咒語與儀軌,甚至最後的性力崇拜,都表現了秘密大乘佛教神教化的傾向與性格。
  四、重「三密」的修持方式:「三密」就是「身」、「口」、「意」三密。口密就是咒語,和文字或字母的發音有關。「身密」,主要就是指手印。本來,「印」指的是標幟,特別是表示可以信任的標幟。手印,是以手指結成種種的形狀,或伴隨著身體的動作,當作是一種符號,來表徵某種咒語的意思,有世俗一般暗號的含意。「意密」是以意念為主,意念又是以觀自身是佛為主,這是從觀想念佛發展而來的修行方法。像這樣,手結印契(手印),口誦真言(咒語),心中念佛、觀想佛陀、菩薩、金剛所說的修行方式,成為秘密大乘佛教的一個明顯特色。
  五、本初佛的思想:秘密大乘佛教立「本初佛」,就是指最初的本來佛。這個思想,顯然與如來藏說的主張:「眾生本具如來」有密切的關連。眾生本具如來,常住不變,而這常住不變的如來,就是最初的根本佛,就是本初佛。
  將本初佛的思想發展到頂點的,是無上瑜伽怛特羅的「時輪法門」。「時輪法門」說,本初佛是一切的本源,是本初的大我。就眾生的內在來說,本初佛是眾生的自我。就外在來說,本初佛是萬物演化的本源,宇宙的實體。就信仰來說,「本初佛」是最高的創造者。這豈不就是西元前六世紀,婆羅門教的聖典《奧義書》所主張的梵嗎?
  以「如來藏我」、「自性清淨心」、「唯心的觀想念佛」為主,融攝《般若經》的平等不二、《華嚴經》的法法相涉無礙,以及後期「中觀」、「瑜伽」行派的學理,所成的秘密大乘佛教的思想,到了最後的「時輪法門」(或說「時輪乘」),竟又回到了原始佛教時代,佛陀所反對的大梵思想上。佛教的特質 ─ 緣起法,顯然在婆羅門教(或說印度教)思想的蠶食鯨吞下,消失殆盡了。
  六、欲貪為道,即身成佛:主張「欲貪為道」中的欲貪,是特別指男女兩性間的情愛來說的。其理論基礎,則是「依欲離欲」。雖然,在《雜阿含五六四經》有「依食斷食」(進食,是為了支持身體,治飢渴病,以利修行,而沒有著樂想、驕慢想、莊嚴想,乃至於最後成就解脫的無生)、「依慢斷慢」(以別人能解脫成就,我為何不能的慢心,鼓舞自己精進修行)、「依愛斷愛」(聽到同修解脫成就了,因而愛慕於解脫,而努力精進,以求得解脫)的說法,但卻都堅守著離欲貪的一貫精神。「以欲離欲」(欲貪為道),可以說是秘密大乘中的獨特發展。
  依印度固有的分類,將有情的世界,分為「欲界、色界、無色界」等三界。依其分類,在色界、無色界中,是沒有兩性淫欲的,欲界天除地獄外,依層次的高低,而有不同型式的淫欲表現:人、鬼、畜及四大王眾天、忉利天(地居二天,亦即離人間最近的二個天界),都是以兩性交合成淫的。向上層的「夜摩天」,是以相互擁抱,就能達到淫欲滿足的。再向上的「兜率天」,是以相互牽手,就達到滿足的。再向上的「他化自在天」,是以相互注視而笑,來完成淫事的。顯然是愈高級的天界,欲望的表現愈含蓄,也愈淡薄(在更往上的「色界天」,就沒有淫欲了)。而秘密大乘的四部怛特羅,說法正好相反,主張以相互注視而笑的「所作怛特羅」,層次上是最低的,主張相互牽手的「行怛特羅」,相互擁抱的「瑜伽怛特羅」則依次高深。而最殊勝的,則是「無上瑜伽」的兩性交合成淫,而且以修到交合而不出精,引發大樂為目標。然而問題是,這種欲界中的高潮大樂,真能有機會讓人就此滿足,進而不再需要這種大樂(以欲離欲)嗎?或者,會是一直沉迷於這種高潮大樂中呢?
  秘密大乘佛教主張的「欲貪為道」,除了主張是為了達到「依欲離欲」的目標外,另外的一個目標,就是在男女交合中,煉氣入定。煉氣或入定的目的,與中國道家,以煉氣來打通任、督、奇經八脈而成仙的想法,是多麼的相似。也就是說,是為了修現生的色身,使之轉化成為如來的天色身,從而獲得如來的智身;即身成佛的意思。
  「欲貪為道」的修法,早先還是以假想觀為主,在觀想中來修的。但到了後期,「無上瑜伽怛特羅」時代,就是從實體來修了。而且說,不修天色身,不可能成佛,而修天色身,非與「明妃」實行和合(性交),而進入大定不可。

  思 考:
一、您修學佛法的目標是什麼?
二、您認為解脫者有什麼能力呢?
三、神通對您有怎樣的吸引力嗎?可能會引發什麼問題呢?益或阻礙?為什麼?
五、您相信冥冥中一切自有安排嗎?這和「三法印」有什麼關係呢?
六、您有「以欲離欲」的成功或失敗(更黏著)經驗嗎?可以和「味、患、離」的次第相比較嗎?
七、對於情愛,您認為應予隨順抒解,還是勉力克制?
八、佛陀對祈禱、祭祀與咒術的態度為何?早期佛教與婆羅門教之關係為何?

第五章 資料引用
一、《印度佛教思想史》〈第十章〉 印順法師著 正聞出版社
二、《印度密教研究之現況及其研究方法》 松長有慶著 《世界佛學名著譯叢》 第七十二冊 華宇出版社
三、《印度佛教史概說》〈第十三、十四章〉 佐佐木等著 達和法師譯 佛光出版社
四、《印度教與佛教史綱》〈第二十四章〉 查爾斯‧埃利奧特著 李榮熙譯佛光出版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