註解
[1]「舍利弗言:涅槃者,貪欲永盡,瞋恚永盡,愚癡永盡,一切諸煩惱永盡,是名涅槃。……貪欲永盡無餘,瞋恚、愚癡永盡無餘,是名阿羅漢者。」《雜阿含第四九0經》
[2]「爾時,世尊告諸比丘:眾生於無始生死,無明所蓋,愛結所繫,長夜輪迴生死,不知苦際。」《雜阿含第二六七經》
[3]「世尊告曰:如是,梵志!如是,梵志!若愛生時,便生愁慼、啼哭、憂苦、煩惋、懊惱。梵志語曰瞿曇:何言若愛生時,便生愁慼、啼哭、憂苦、煩惋、懊惱耶?瞿曇當知!若愛生時,生喜心樂。」《中阿含第二一六經》
[4]《中阿含第三0經》
[5]「爾時,世尊與彼比丘尼而說偈言:善業以先禮,最初無過者。空無解脫門,此是禮佛義。若欲禮佛者,當來及過去,當觀空無法,此名禮佛義。」《增壹阿含第三六品第五經》
[6]「思有三種:一、審慮思。二、決定思。三、動發思。若思能動身即說為身業……」《大乘成業論》(大正三一‧七八五下)
[7]「爾時,世尊告諸比丘:若比丘欲得增上心者,當以數數念於五相。數念五相已,生不善念即便得滅,惡念滅已,心便常住,在內止息一意得定。云何為五?比丘者,念相善相應……。復次,比丘!念相善相應若生不善念者,彼觀此念惡有災患。……」《中阿含第一0一經》
[8]「世尊告婆羅門長者:我當為說自通之法,諦聽,善思。何等自通之法?謂聖弟子作如是學:我作是念:若有欲殺我者,我不喜;我若所不喜,他亦如是,云何殺彼?作是覺已,受不殺生,不樂殺生,如上說。我若不喜人盜於我,他亦不喜,我云何盜他?是故持不盜戒,不樂於盜,如上說。我既不喜人侵我妻,他亦不喜,我今云何侵人妻婦?是故受持不他婬戒,如上說。我尚不喜為人所欺,他亦如是,云何欺他?是故受持不妄語戒,如上說。我尚不喜他人離我親友,他亦如是,我今云何離他親友?是故不行兩舌,(如上說)。我尚不喜人加麤言,他亦如是,云何於他而起罵辱?是故於他不行惡口,如上說。我尚不喜人作綺語,他亦如是,云何於他而作綺語?是故於他不行綺飾,如上說。」《雜阿含第一0四四經》
[9]「若見宿人,當作母想;見中年者,作姊妹想;見幼稚者,當作女想。」《雜阿含第一一六五經》
[10]「爾時,世尊告諸比丘:有五根,何等為五?信根、精進根、念根、定根、慧根。若聖弟子成就慧根者,能修信根。依離、依無欲、依滅、向於捨,是名信根成就。信根成就,即是慧根。如信根,如是精進根、念根、定根、慧根亦如是說。」《雜阿含第六五六經》
[11]「爾時,世尊告諸比丘:當修七覺分。何等為修七覺分?謂念覺分乃至捨覺分。若比丘修念覺分,依遠離、依無欲、依滅、向於捨。如是,修擇法、精進;喜、猗、定、捨覺分,依遠離、依無欲、依滅、向於捨。」《雜阿含第七二九經》
[12]「是比丘修正見,依遠離、依無欲、依滅、向於捨;修正志、正語、正業、正命、正方便、正念、正定,依遠離、依無欲、依滅、向於捨,是名修八聖道。」《雜阿含第七六四經》
[13]「如是,聖弟子修欲定斷行成就如意足,依離、依無欲、依出要、依滅、向於捨,乃至斷愛。愛斷已,彼欲亦息。修精進定、心定、思惟定斷行成就,依離、依無欲、依出要、依滅、向於捨,乃至愛盡。愛盡已,思惟則息。」《雜阿含第五六一經》
[14]《雜阿含第七四一經》~《雜阿含第七四七經》。
[15]「比丘!於色向厭,離欲,滅盡,是名法、次法向。如是,受……想……行……識{,於識}向厭,離欲,滅盡,是名法、次法向。」《雜阿含第二七經》
「舍利弗白佛言:世尊!有四種入流分。何等為四?謂親近善男子,聽正法,內正思惟,法次法向。」《雜阿含第八四三經》
[16]「云何有漏從離斷耶?比丘!見惡象,則當遠離;惡馬、惡牛、……惡知識、惡朋友、惡異道、惡閭里、惡居止……盡當遠離。若不離者,則生煩惱憂慼,離則不生煩惱憂慼,是謂有漏從離斷也。」《中阿含第一0經》
[17]「念相善相應時,生不善念;觀念惡患時,復生不善念者,彼比丘不應念此念令生惡不善念故。彼不念此念,已生不善念即便得滅。惡念滅已,心便常住,在內止息,一意得定。猶有目人,色在光明而不用見,彼或閉目或身避去。」《中阿含第一0一經》
[18]「比丘!於色向厭,離欲,滅盡,是名法、次法向。如是,受……想……行……識{,於識}向厭,離欲,滅盡,是名法、次法向。」《雜阿含第二七經》
「佛告諸比丘:若比丘於老、病、死生厭、離欲、滅盡向,是名法、次法向。」《雜阿含第三六四經》
「厭」是介於「從沈迷清醒」與「厭惡;反感」中間的心境。
[19]「無常想修習、多修習,能斷一切欲愛、色愛、無色愛、掉、慢、無明。……無常想者,能建立無我想。聖弟子住無我想,心離我慢,順得涅槃。」《雜阿含第二七0經》
[20]「佛告比丘:於色生厭,離欲,滅盡,不起諸漏,心正解脫,是名比丘見法涅槃。如是,受……想……行……識生厭、離欲、滅盡,不起諸漏,心正解脫,是名比丘見法涅槃。」《雜阿含第二八經》
[21]「無量三昧者,謂聖弟子心與慈俱,無怨、無憎、無恚,寬弘重心,無量修習普緣,一方充滿,如是,二方、三方、四方上下……」《雜阿含第五六七經》
[22]「觀真空人,先有無量布施、持戒、禪定,其心柔軟,諸結使薄,然後得真空。」《大智度論》(大正二五‧一九四上)
[23]「因緣所生法,我說即是空;亦為是假名;亦是中道義。」《中論》(大正三0‧三三中)
[24]「猶人行道,進路急速,彼作是念:我何為速?我今寧可徐徐行耶?彼即徐行。」《中阿含第一0一經》
[25]「若比丘令心安住五法,得舉他罪。云何為五?實非不實,時不非時,義饒益非非義饒益,柔軟不麤澀,慈心不瞋恚。」《雜阿含第四九七經》
[26]「時,尊者舍利弗告諸比丘:若阿練若比丘,或於空地、林中樹下,當作是學:內自觀察思惟,心中自覺有欲想不?若不覺者,當於境界或於淨相,若愛欲起,違於遠離,……於彼淨相隨生愛欲,流注浚輸,違於遠離,當知是比丘不敢自記於五欲功德離欲解脫。」《雜阿含第四九三經》
「或取淨相(即故意想男女的親愛,聲色的娛心等)……。」《佛法概論》第二五八頁,印順法師著。
[27]「猶如獼猴遊林樹間,須臾處處,攀捉枝條,放一取一,彼心、意、識亦復如是,異生,異滅。」《雜阿含第二八九經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