雜阿含1296經[正聞本1409經/佛光本1293經](諸天相應/八眾誦/祇夜)(莊春江標點)
如是我聞:
一時,
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。
時,有
天子,容色絕妙,於
後夜時來詣佛所,
稽首佛足,退坐一面,其身光明,遍照祇樹給孤獨園。
時,彼天子白佛言:
「世尊!拘屢陀王女修波羅提沙,今日生子。」
佛告天子:「此則不善,非是善。」
時,彼天子即說偈言:
「人生子為樂,世間有子歡,父母年老衰,子則能奉養,
瞿曇何故說,生子為不善?」
爾時,世尊說偈答言:
「當知恆無常,純空陰非子,生子常得苦,愚者說言樂,是故我說言,生子非為善。
非善為善像,念像不可念,實苦貌似樂,放逸所踐蹈。」
時,彼天子復說偈言:
「久見
婆羅門,逮得
般涅槃,一切怖已過,永超世恩愛。」
於是天子聞佛所說,歡喜、
隨喜,稽首佛足,即沒不現。
別譯雜阿含294經(莊春江標點)
如是我聞:
一時,
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。
時,有一天,光色倍常,來詣佛所,身光晃曜,遍照祇洹,悉皆大明。
時,此天子卻坐一面,而白佛言:
「世尊!須多蜜奢鋸陀女生子。」
佛言:「斯是不善,非是善也。」
爾時,此天即說偈言:
「子生世言樂,生子極欣慶,父母漸老朽,何故說不善?」
爾時,世尊以偈答曰:
「我知生子者,必有愛別離,陰聚和合苦,此都非是子。
是名與諸苦,嬰愚謂為樂,是故我說言:生子為不善。
不善作善想,不愛作愛想,苦作於樂想,放逸所極熟。」
天復以偈讚言:
「往昔已曾見,婆羅門涅槃,嫌怖久捨離,能度世間愛。」
爾時,此天說此偈已,歡喜還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