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傳:雜阿含1284經, 別譯雜阿含282經 南傳:無 關涉主題:生活/有關布施 (更新)
雜阿含1284經[正聞本1397經/佛光本1281經](諸天相應/八眾誦/祇夜)(莊春江標點)
  如是我聞
  一時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。
  爾時,世尊告諸比丘
  「過去世時,憍薩羅國有彈琴人,名曰麁牛,於拘薩羅國人間遊行,止息野中。
  時,有六廣大天宮天女來至拘薩羅國麁牛彈琴人所,語麁牛彈琴人言:『阿舅!阿舅!為我彈琴,我當歌舞。』
  麁牛彈琴者言:『如是,姊妹!我當為汝彈琴,汝當語我汝是何人?何由生此?』
  天女答言:『阿舅!且彈琴,我當歌舞,於歌頌中自說所以生此因緣。』
  彼拘薩羅國麁牛彈琴人即便彈琴,彼六天女即便歌舞。
  第一天女說偈歌言:
  『若男子女人,勝妙衣惠施,施衣因緣故,所生得殊勝,施所愛念物,生天隨所欲。
   見我居宮殿,乘空而遊行,天身如金聚,天女百中勝,觀察斯福德,迴向中之最。』
  第二天女復說偈言:
  『若男子女人,勝妙香惠施,愛念可意施,生天隨所欲。
   見我處宮殿,乘空而遊行,天身若金聚,天女百中勝,觀察斯福德,迴向中之最。』
  第三天女復說偈言:
  『若男子女人,以食而惠施,可意愛念施,生天隨所欲。
   見我居宮殿,乘虛而遊行,天身如金聚,天女百中勝,觀察斯福德,迴向中之最。』
  第四天女復說偈言:
  『憶念餘生時,曾為人婢使,不盜不貪嗜,勤修不懈怠,量腹自節身,分飡(餐)救貧人。
   今見居宮殿,乘虛而遊行,天身如金聚,天女百中勝,觀察斯福德,供養中為最。』
  第五天女復說偈言:
  『憶念餘生時,為人作子婦,嫜姑性狂暴,常加麁澀言,執節修婦禮,卑遜而奉順。
   今見處宮殿,乘虛而遊行,天身如金聚,天女百中勝,觀察斯福德,供養中為最。』
  第六天女復說偈言:
  『昔曾見行{跡}[路],比丘比丘尼,從其聞正法,一宿受齋戒。
   今見處天殿,乘虛而遊行,天身如金聚,天女百中勝,觀察斯福德,迴向中之最。』
  爾時,拘薩羅國麁牛彈琴人而說偈言:
  『我今善來此,拘薩羅林中,得見此天女,具足妙天身。
   既見又聞說,當增修善業,緣今修功德,亦當生天上。』
  說是語已,此諸天女即沒不現。」
  佛說此經已,諸比丘聞佛所說,歡喜奉行。

別譯雜阿含282經(莊春江標點)
  如是我聞
  一時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。
  爾時,佛告諸比丘:
  「乃往古昔,俱薩羅國有一善彈琴人,名俱㝹([少/兔])羅,涉路而行。
  時,有六天女,各乘宮殿,陵虛而行。
  天等出宮語此人言:『舅!可為我彈奏清琴,我當歌舞。』
  時,彈琴人睹其容貌光明異常,生希有想,問言:『姊妹,作何功德得生斯處,爾先為我說其先因,我當為爾彈奏清琴。』
  天女答曰:『汝今但當為我彈琴,我於歌中自說往緣。』
  時,俱㝹羅於六天前即鼓琴。
  時,第一天女而說偈言:
  『諸能以上衣,用施於他人,人中生尊勝,處天如我今。
   身如真金聚,光色甚凞怡,天女有數百,我為最尊勝,施於所愛物,其福勝如是。』
  第二天女復說偈言:
  『若以諸上味,餚膳飲食施,生人為男女,男女中最勝。
   若生於天上,猶如我今日,以捨所愛故,隨意受快樂。
   汝觀我宮殿,乘空自在行,身如真金聚,光顏甚殊妙。
   天女有數百,我為最尊勝,施上味飲食,獲勝報如是。』
  第三天女復說偈言:
  『若以勝妙香,布施而修福,生人得尊勝,處天如我身。
   以捨所愛故,隨意受快樂,汝觀我宮殿,乘空自在行。
   身如真金聚,光顏甚殊妙,天女有數百,我為最尊勝,以施勝香故,獲報得如是。』
  第四天女復說偈言:
  『我本人中時,孝事難舅姑,罵詈麁惡言,我悉能忍受。
   是故於今者,獲得此天身,以能孝順故,隨意受快樂。
   汝觀我宮殿,乘空自在行,身如真金聚,光顏甚殊妙。
   天女有百數,我為最尊勝,以能孝事故,獲勝報如是。』
  第五天女復說偈言:
  『我於先身時,屬人為婢使,奉侍於大家,隨順不瞋戾。
   精勤不懈怠,早起而晚臥,若於大家所,得少飲食時。
   分施於沙門,及與婆羅門,是故得天身,隨意受快樂。
   汝觀我宮殿,乘空自在行,身如真金聚,光顏甚殊妙。
   天女數百中,我最為尊勝,處賤修福田,獲勝報如是。』
  第六天女復說偈言:
  『我於先身時,得見於比丘,及以比丘尼,生大歡喜心。
   彼教我精勤,得聞彼說法,一日受齋法,是故今生天。
   隨意受快樂,汝觀我宮殿,乘空自在行,身如真金色。
   光顏甚殊妙,天女數百中,我為最勝尊,汝今且觀我,以用善教故,獲勝報如是。』
  時,彈琴者復說偈言:
  『我今極善行,可樂薩羅林,我今見天女,晃曜如電光,見聞如斯事,還歸造功德。』」
  爾時,比丘聞佛所說,歡喜奉行。
經文比對(莊春江作):
  「麁牛」,南傳《小部/本生經/243.古提拉本生》(Guttilajātakaṃ)與之相當,古提拉為佛陀的本生(過去生)。
  以下內容與南傳《小部/本生經/243.古提拉本生註》說明相當,而該說明與《小部/天宮事/1.女子天宮/3.晝度樹品/5.古提拉天宮》(Guttilavimānaṃ)相同,只是問者為目揵連,共有四十位天女回答,其所施物或情節各不同,北傳的六位施與物含在其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