雜阿含1181經[正聞本1281經/佛光本1165經](婆羅門相應/八眾誦/祇夜)(莊春江標點)
如是我聞:
一時,
佛在拘薩羅人間
遊行,至浮梨聚落,住天作婆羅門
菴羅園中,
尊者優波摩為侍者。
爾時,世尊患背痛,告尊者優波摩:
「汝舉衣鉢已,往至天作婆羅門舍。」
時,天作婆羅門處於中堂,令梳頭者理剃鬚髮,見尊者優波摩於{外門}[門外]住,見已即說偈言:
「何等剃鬚髮,身著
僧迦梨,住於彼門外,為欲何所求?」
尊者優波摩說偈答言:
「羅漢世
善逝,所患背風疾,頗有安樂水,療
牟尼疾不?」
時,天作婆羅門以滿鉢酥、一瓶油、一瓶石蜜,使人擔持,并持暖水,隨尊者優波摩詣世尊所,以塗其體,暖水洗之,酥、蜜作飲,世尊背疾即得安隱。
時,天作婆羅門晨朝早起,往詣佛所,
稽首禮足退坐一面,而說偈言:
「何言婆羅門?施何得大果?何等為時施?云何淨
福田?」
爾時,世尊說偈答言:
「若得宿命智,見天定趣生,得盡諸
有漏,牟尼起
三明。
善知心解脫,解脫一切貪,說名婆羅門,施彼得大果,施彼為時施,隨所欲福田。」
時,天作婆羅門聞佛所說,歡喜、
隨喜,作禮而去。
別譯雜阿含95經(莊春江標點)
如是我聞:
一時,
佛遊拘薩羅。
爾時,彼國有婆羅門,名曰天敬,其聚落中,有止客舍。
爾時,尊者優波摩那為佛侍者,止客舍中。
如來于時微患風動,苦於背痛。
尊者優婆摩那著衣持鉢,詣天敬婆羅門家。
爾時,天敬在於門中剃髮而坐,彼婆羅門遙見尊者,即說偈言:
「落髮服法衣,手中執應器,住立我門側,將欲何所求?」
時,尊者優波摩那以偈答言:
「大羅漢善逝,牟尼患背痛,須少燸藥水,故來從汝乞。」
時,婆羅門即取鉢盛滿蘇油、黑石蜜一篋、燸藥水一車而以與之。
爾時,尊者既得之已,齎詣佛所,即以此油,并燸藥水洗塗佛身,飲黑蜜漿,背痛即愈。
時,天敬婆羅門於後日朝,往詣佛所,
問訊世尊,在一面坐。
爾時,世尊以偈問婆羅門言:
「云何婆羅門?行婆羅門法?施何獲大果?何者是施時?於何福田中,獲得於勝報?」
時,婆羅門復以偈答言:
「有多教學者,多聞能總持,父母真正淨,顏容悉端嚴。
如是等名為,三明婆羅門,若施如斯處,能獲大果報,隨時施衣食,是名勝福田。」
時,婆羅門復以偈問佛:
「
瞿曇說何種,名為婆羅門?云何為三明?施何得大果?何者是施時?云何勝福田?」
爾時,世尊以偈答言:
「明知於三世,見人天
惡趣,得盡於生死,并獲諸神通。
心智得解脫,是謂為三明,施彼得大果,是名勝福田。」
時,天敬婆羅門,聞佛所說,歡喜而去。
增壹阿含35品7經[佛光本314經/5法](邪聚品)(莊春江標點)
聞如是:
一時,
佛在羅閱城迦蘭陀竹園所,與大
比丘眾五百人俱。
爾時,
世尊告優頭槃:
「汝今入羅閱城求少溫湯,所以然者,如我今日脊患風痛。」
優頭槃白佛:「如是,世尊!」
是時,優頭槃受佛教已,到時著衣持鉢,入羅閱城求湯。爾時,
尊者優頭槃便作是念:
「世尊有何因緣,使我求湯?
如來諸結已盡,諸善普會,然,如來復作是語:『我今患風。』又復世尊不授姓名,當至誰家?」
是時,尊者優頭槃以天眼觀羅閱城男子之類必應度者。是時,見羅閱城中有
長者名毘舍羅先,不種善根:無戒、無信、邪見,於佛、法、眾與
邊見共相應,彼便有此見:無施、無與、無有受者,亦復無有善惡果報,無今世、後世、無父、無母,世無
沙門、
婆羅門等成就者,於今世、後世自身作證而
自遊化,壽命極短,餘五日之後當取命終,又事五道大神。是時,優頭槃便作是念:
「如來必欲度此長者,所以然者,此長者命終之後,當生啼哭地獄中。」
是時,優頭槃便笑,五道大神遙見笑,即隱其形而作人像,來至優頭槃所而給使令。
是時,尊者優頭槃將此使人往至長者門外住,默然不語。
是時,長者遙見有
道人在門外立,即時便說此偈:
「汝今默然住,剃頭著
袈裟,為欲求何等,因由何故來?」
爾時,優頭槃復以此偈報曰:
「如來無著尊,今日患風發,設有溫湯者,如來欲洗浴。」
是時,長者默然不報。
是時,五道大神告毘舍羅先曰:
「長者可以湯相惠,必當獲福無量,當得
甘露之報。」
是時,長者報曰:
「我自有五道大神,用此沙門為?能加益何等事?」
是時,五道大神便說此偈:
「如來當生時,天帝來下侍,更誰出是者,能與共儔匹。
用五道神為,不能有所濟,寧供養釋師,便獲大果報。」
爾時,五道大神復重語長者曰:
「汝好自守護身、口、
意行,汝不知五道大神之威力乎?」
是時,五道大神即化作大鬼神形,右手執劍語長者曰:
「今我身者是五道大神,速與此沙門湯,勿足稽留。」
是時,長者便作是念:
「甚奇!甚特!五道大神乃供養此沙門。」
即以香湯授與道人,復以石蜜授與沙門。
是時,五道大神自執此香湯,共優頭槃至世尊所,以此香湯奉上如來。
爾時,世尊以此香湯沐浴身體,風
尋時差,更不增劇。
是時,長者後五日便取命終,生四天王中。
是時,尊者優頭槃聞長者命終,即往至世尊所,
頭面禮足,在一面坐。
是時,優頭槃白如來言:
「此長者命終為生何處?」
世尊告曰:
「此長者命終生四天王中。」
優頭槃白佛言:
「此長者於彼命終當生何處?」
世尊告曰:
「於彼命終當生四天王中,三十三天,乃至生
他化自在天,於彼命終,復來生四天王中,此長者身六十劫中不墮
惡趣,最後得作人身,剃除鬚髮,著
三法衣,出家學道,成
辟支佛,所以然者,湯施之德,其福乃爾。
是故,優頭槃!恒念浴眾僧,聞說道教。如是,優頭槃!當作是學。」
爾時,尊者優頭槃聞佛所說,歡喜奉行。
相應部7相應13經/提婆西多經(婆羅門相應/有偈篇/祇夜)(莊春江譯)
起源於舍衛城。
當時,
世尊是因風生病者,而
尊者優波哇那為世尊的侍者。
那時,世尊召喚尊者優波哇那:
「優波哇那!來吧,請你為我知道(找)熱水。」
「是的,
大德!」尊者優波哇那回答世尊後,穿衣、拿起衣鉢後,去提婆西多婆羅門的住處。抵達後,沈默地在一旁站立。
提婆西多婆羅門看見保持沈默在一旁站立的尊者優波哇那。看見後,以
偈頌對尊者優波哇那說:
「保持沈默站立的
尊師,剃光頭的穿
僧伽梨者,
欲求著什麼尋求著什麼?來者要乞求什麼呢?」
「世間中的
阿羅漢、
善逝,牟尼是因風生病者,
如果有熱水,婆羅門!請施與牟尼。」
「他被應該被供養者供養,他被應該被恭敬者恭敬,
他被應該被尊敬者尊敬,我願意為他帶去。」
那時,提婆西多婆羅門以男子取熱水擔與糖蜜袋給尊者優波哇那。
那時,尊者優波哇那去見世尊。抵達後,以熱水沐浴世尊後,使糖蜜與熱水混合後,給世尊。
那時,世尊的病止息了。
那時,提婆西多婆羅門去見世尊。抵達後,與世尊一起互相問候。交換應該被互相問候的友好交談後,在一旁坐下。在一旁坐下的提婆西多婆羅門以偈頌對世尊說:
「應該施與施物於何處?所施於何處有大果?
對供養者來說怎樣,
供養怎樣成功?」
「凡知道前世住處者,以及他看見天界
苦界,
又已到達出生的滅盡者,完成證智的牟尼。
應該施與施物於這裡,所施於這裡有大果,
對供養者來說這樣,供養這樣成功。」
在這麼說時,提婆西多婆羅門對世尊說這個:
「太偉大了,
喬達摩尊師!……(中略)請喬達摩尊師記得我為
優婆塞,從今天起
已終生歸依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