雜阿含1178經[正聞本1278經/佛光本1162經](婆羅門相應/八眾誦/祇夜)(莊春江標點)
如是我聞:
一時,
佛住彌絺羅國
菴羅園中。
時,有婆四吒婆羅門尼,有六子相續命終,念子發狂,裸形被髮,隨路而走,至彌絺羅菴羅園中。
爾時,世尊無量大眾圍繞說法,婆四吒婆羅門尼遙見世尊,見已即得本心,
慚愧羞恥,歛身蹲坐,
爾時,世尊告
尊者阿難:
「取汝
欝多羅僧,與彼婆四吒婆羅門尼,令著聽法。」
尊者阿難即受佛教,取衣令著。
時,婆羅門尼得衣著已,至於佛前,稽首禮佛,退坐一面。
爾時,世尊為其說法,
示、教、照、喜已,如佛常法,說法次第,乃至
信心清淨,受三
自歸,聞佛所說,歡喜、
隨喜,作禮而去。
彼婆四吒
優婆夷於後時,第七子忽復命終,彼優婆夷都不啼哭、憂、悲、
惱、苦。
時,婆四吒優婆夷夫說偈而告婆四吒優婆夷言:
「先諸子命終,念子生憂苦,晝夜不飲食,乃至發狂亂,今喪{弟}[第]七子,而不生憂苦?」
婆四吒優婆夷即復說偈,答其夫言:
「兒孫有千數,因緣和合生,
長夜遷過去,我與君亦然。
子孫及宗族,其數無限量,彼彼所生處,更亙相殘食。
若知生要者,何足生憂苦,我已知
出離,生死存亡相,不復生憂苦,入佛正教故。」
時,婆四吒優婆夷夫說偈歎曰:
「未曾所聞法,而今聞汝說,何處聞說法,不念子憂悲?」
婆四吒優婆夷說偈答言:
「今日
等正覺,在彌絺羅國,菴羅樹園中,永離一切苦。
演說一切苦,苦
習苦寂滅,賢聖
八正道,安隱趣涅槃。
則是我
大師,深樂其正教,我已知正法,能開子憂苦。」
其夫婆羅門復說偈言:
「我今亦當往,彌絺菴羅園,彼世尊亦當,開我子憂苦。」
優婆夷復說偈言:
「當觀等正覺,柔軟金色身,不調者能調,廣度海流人。」
爾時,婆羅門即嚴駕,乘於馬車,詣彌絺羅菴羅園,遙見世尊,轉增信樂,詣大師前。
彼時,大師即為說偈,開其法眼,苦、集、滅、
道,正向涅槃。
彼即見法,成
無間等;既知法已,請求出家。
時,婆羅門即得出家,獨靜思惟……乃至得
阿羅漢。
世尊
記說於第三夜逮得
三明。
得三明已,佛即告之:
「命遣御者,乘車還家,告婆四吒優婆夷,令發隨喜,語言:『婆羅門往見世尊,得
淨信心,奉事大師,即為說法,為開法眼,見苦聖諦,苦集、苦滅、賢聖八道,安趣涅槃,成無間等,既知法已,即求出家,世尊記說,於第三夜具足三明。』」
時,彼御者奉教疾還。
時,婆四吒優婆夷,遙見御者空車而還,即遙問言:
「婆羅門為見佛不?佛為說法,開示法眼,見聖諦不?」
御者白言:「婆羅門已見世尊,得淨信心,奉事大師,為開法眼,說四聖諦,成無間等,既知法已,即求出家,專精思惟,世尊記說,於第三夜具足三明。」
時,優婆夷心即隨喜,語御者言:
「車馬屬汝,加復賜汝金錢一千,{已}[以]汝傳信,言婆羅門宿闍諦,已得三明,令我歡喜故。」
御者白言:「我今何用車馬、金錢為?車馬、金錢還優婆夷,我今當還婆羅門所,隨彼出家。」
優婆夷言:「汝意如此,便可速還,不久亦當如彼所得,具足三明,隨後出家。」
御者白言:「如是,優婆夷!如彼出家,我亦當然。」
優婆夷言:「汝父出家,汝隨出家,我今不久亦當隨去,如空野大龍,乘虛而遊,其餘諸龍、龍子、龍女,悉皆隨去。我亦如是,執持衣鉢,易養易滿。」
御者白言:「優婆夷!若如是者,所願必果,不久當見優婆夷少欲知足,執持衣鉢,人所棄者,乞受而食,剃髮染衣,於陰、界、入斷除愛欲,離貪繫縛,盡諸
有漏。」
彼婆羅門及其御者、婆四吒優婆夷、優婆夷女孫陀槃梨,悉皆出家,
究竟苦邊。
別譯雜阿含92經(莊春江標點)
如是我聞:
一時,
佛在彌絺羅國菴婆羅園。
爾時,婆私吒婆羅門女,新喪第六子,為喪子故,心意錯亂,裸形狂走,漸走不已,至彌絺羅菴婆羅園。
爾時,世尊與無央數大眾圍遶說法。
時,婆私吒婆羅門女遙見世尊,還得本心,慚愧蹲地。
佛告阿難:
「與其欝多羅僧,汝可將來,我為說法。」
阿難受敕,即與欝多羅僧。
婆私吒婆羅門女尋取衣著,往詣佛所,
頭面禮足。
爾時,世尊為婆羅門女宣種種法,
示、教、利、喜,如昔諸佛,為說法要,施論、戒論、生天之論,欲為不淨苦惱之本,
出要為樂。
爾時,世尊廣為說法,知彼至心欲離蓋纏,為說四諦:苦、習、滅、道,此婆私吒女聰明解悟,聞法能持,譬如:淨白㲲易受染色,婆私吒女即於坐上見四真諦,見法、到法、知法、度疑
彼岸,自已證法,不隨他教,信不退轉,於佛教法得無所畏,即從坐起,
合掌禮佛,白佛言:
「世尊!我今已得度於三惡,盡我形壽,
歸依三寶,為優婆夷,盡壽不殺,清淨信向,不盜、不
邪婬、不
妄語、不飲酒亦復如是。」
時,彼婦女聞法歡喜,禮佛而去。
更於異時,婆私吒喪第七子,心不愁憂,亦不苦惱,亦不追念裸形狂走。
爾時,其夫婆羅突邏闍說偈問言:
「汝昔喪子時,追念極荼毒,愁憶纏心情,彌時不飲食。
今者第七子,遇患而命終,汝備為慈母,何故不哀念?」
時,婆私吒即便說偈答其夫言:
「從無量劫來,受身無涯際,由於恩愛故,子孫不可計。
處處皆受身,喪失亦非一,生死曠路中,受苦無窮已。
我了於生死,往來之所趣,是故於今者,都無哀念情。」
其夫婆羅門復說偈言:
「如汝所說者,自昔未曾有,於誰得解悟,而能忘所憂。」
時,婆私吒復以偈答:
「婆羅門當知,往日
三佛陀,於彼彌絺羅,菴婆羅園中。
說斷一切苦,并與盡苦道,修八聖道分,安隱得涅槃。」
時,婆羅門復說偈言:
「我今亦欲詣,菴婆羅園中,諮問彼世尊,除我念子苦。」
時,婆私吒復說偈言:
「佛身真金色,圓光遍一尋,永斷眾煩惱,超度生死流。
如是大導師,能調伏一切,眾生咸蒙化,故號為真濟,汝今宜速往,詣彼世尊所。」
時,婆羅門聞婦所說,歡喜踊躍,即時嚴駕,詣彼園中,遙見世尊威光顯赫,倍生恭敬,到已頂禮,在一面坐。
爾時,世尊以
他心智觀察彼心,知其慇重,即時為說苦、習、滅、道,及八正道,如此等法能至涅槃。
時,婆羅門聞是法已,悟四真諦,已得見法,尋求出家。
佛即聽許。
既出家已,修不放逸,於三夜中,具得
三明,佛
記彼人得
阿羅漢,是故更名為善生也。
已得三明,敕其御者婆羅提言:
「汝可乘於所駕寶車還歸於家,語婆私吒:『汝於我所,可生隨喜,所以者何?佛今為我說四諦法,又蒙出家,獲於三明,是故於我應生淨信。』」
時,婆羅提乘車還家。時,婆私吒見車已還,問御者言:
「彼婆羅門見於佛不?」
御者白言:
「婆羅門即於坐上,見四真諦,既見四諦,求索出家,佛聽出家,得出家已,於三夜中,獲阿羅漢。」
爾時,其婦語御者言:
「汝今能傳是善消息,當賜汝馬及千金錢。」
御者白言:「我今不用馬及金錢,我欲願往詣佛所,聽受妙法。」
婆私吒言:「汝若如是,實為甚善,若汝出家速能獲得阿羅漢道。」
婆私吒語其女言:「汝善治家,受五欲樂,我欲出家。」
女孫陀利即白母言:「我父尚能捨五欲樂,出家求道,我今亦當隨而出家,離念兄弟眷戀之心,如大象去,小象亦隨,我亦如是,當隨出家,執持瓦鉢而行
乞食,我能修於易養之法,不作難養。」
婆私吒言:「汝所欲者真為吉善,所願必成,我今觀汝,不久必當得盡於欲,離諸結使。」
時,婆羅門婆羅闍、婆私吒,并孫陀利,悉共相隨,俱時出家,皆得盡於諸苦邊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