雜阿含1075經[正聞本1178經/佛光本1063經](比丘相應/八眾誦/祇夜)(莊春江標點)
如是我聞:
一時,
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。
時,有陀驃摩羅子,舊住王舍城,典知眾僧飲食、床座、隨次差請,不令越次。
時,有慈地
比丘,頻三過次,得麁食處,食時辛苦,作是念:
「怪哉!大苦!陀驃摩羅子比丘有情故以麁食惱我,令我食時極苦,我當云何為其作不
饒益事?」
時,慈地比丘有姊妹比丘尼,名蜜多羅,住王舍城王園比丘尼
眾中。
蜜多羅比丘尼來詣慈地比丘,
稽首禮足,於一面住。
慈地比丘不顧眄,不與語。
蜜多羅比丘尼語慈地比丘:
「阿[闍]梨!何故不見顧眄,不共言語?」
慈地比丘言:
「陀驃摩羅子比丘數以麁食惱我,令我食時極苦,汝復棄我。」
比丘尼言:「當如何?」
慈地比丘言:
「汝可至世尊所,白言:『世尊!陀驃摩羅子比丘非法不類,共我作非梵行,
波羅夷罪。』我當證言:『如是,世尊!如妹所說。』」
比丘尼言:
「
阿闍梨!我當云何於梵行比丘所,以波羅夷謗?」
慈地比丘言:
「汝若不如是者,我與汝絕,不復來往、言語、共相瞻視。」
時,比丘尼須臾默念而作是言:
「阿闍梨欲令我爾,當從其教。」
慈地比丘言:
「汝且待我先至世尊所,汝隨後來。」
時,慈地比丘即往,稽首禮世尊足,退住一面。
蜜多羅比丘尼即隨後至,
稽首佛足,退住一面,白佛言:
「世尊!一何不善不類!陀驃摩羅子,於我所作非梵行,波羅夷罪。」
慈地比丘復白佛言:
「如妹所說,我先亦知。」
爾時,陀驃摩羅子比丘即在彼大眾中。
爾時,世尊告陀驃摩羅子比丘:
「汝聞此語不?」
陀驃摩羅子比丘言:「已聞,世尊!」
佛告陀驃摩羅子比丘:「汝今云何?」
陀驃摩羅子白佛:
「如世尊所知,如
善逝所知。」
佛告陀驃摩羅子:
「汝言:『如世尊所知。』今非是時,汝今憶念,當言:『憶念。』不憶念,當言:『不憶念。』」
陀驃摩羅子言:「我不自憶念。」
爾時,
尊者羅睺羅住於佛後,執扇扇佛,白佛言:
「世尊!不善不類!是比丘尼言:『尊者陀驃摩羅子共我作非梵行。』慈地比丘言:『如是,世尊!我先已知,如妹所說。』」
佛告羅睺羅:「我今問汝,隨意答我。
若蜜多羅比丘尼來,語我言:『世尊!不善不類!羅睺羅共我作非梵行,波羅夷罪。』慈地比丘復白我言:『如是,世尊!如妹所說,我先亦知者。』汝當云何?」
羅睺羅白佛:
「世尊!我若憶念,當言:『憶念。』不憶念,當言:『不憶念。』」
佛言羅睺羅:
「愚癡人!汝尚得作此語,陀驃摩羅子清淨比丘何以不得作如是語?」
爾時世尊告諸比丘:
「於陀驃摩羅子比丘當憶念,蜜多羅比丘尼
當以自言滅,慈地比丘,僧當
極善呵諫教誡:『汝云何見?何處見?汝何因往見?』」
世尊如是教已,從座起,入室坐禪。
爾時,諸比丘於陀驃摩羅子比丘憶念,蜜多羅比丘尼與自言滅,慈地比丘極善呵諫教誡言:
「汝云何見?何處見?何因往見?」
如是諫時,彼作是言:
「彼陀驃摩羅子不作非梵行,不犯波羅夷,然,陀驃摩羅子比丘三以麁惡食恐怖,令我食時辛苦,我於陀驃摩羅子比丘,愛、恚、癡、怖,故作是說,然,陀驃摩羅子清淨無罪。」
爾時,世尊
晡時從禪覺,至大眾前,敷座而坐,諸比丘白佛言:
「世尊!我等於陀驃摩羅子比丘所憶念持,蜜多羅比丘尼與自言滅,慈地比丘極善呵諫……乃至彼言陀驃摩羅子清淨無罪。」
爾時,
世尊告諸
比丘:
「云何愚癡,以因飲食故,知而
妄語?」
爾時,世尊即說偈言:
「若能捨一法,知而故妄語,不計於後世,無惡而不為。
寧食熱鐵丸,如熾燃炭火,不以犯
禁戒,
而食僧信施。」
佛說此經已,諸比丘聞佛所說,歡喜奉行。
別譯雜阿含14經(莊春江標點)
如是我聞:
一時,
佛在王舍城迦蘭陀竹林。
爾時,有陀驃比丘,力士之子,世尊于時敕陀驃比丘料理僧事,陀驃比丘奉命典知。
後於一時,有一比丘,名彌多求,於眾僧次,應當受請陀驃。
爾時,即依僧次,遣彌多求比丘,應請詣彼,值彼設供飲食麁澀。
如是再三,私自惆悵,生大苦惱,向其姊妹彌多羅比丘尼說:
「陀驃所,差因緣,每得麁澀,苦惱於我。」
即語彌多羅比丘尼言:
「姊妹!陀驃比丘三以惡食苦惱於我,而汝今者,寧不為我設諸方便報彼怨耶?」
彌多羅比丘尼言:「我當云何能得相佐?」
彌多求比丘言:
「為汝計者,汝往佛所言:『陀驃比丘先於我所作非梵行。』我當證言:『實爾!實爾!』」
彌多羅比丘尼言:
「我當云何於淨戒人而作毀謗?」
彌多求言:
「姊妹!汝若不能為我作此事者,我自今後,更復不能與汝言語。」
比丘尼言:「汝意必爾,我當從汝。」
彌多求比丘言:
「姊妹!我今先去,汝可後來。」
彌多比丘往至佛所,
禮佛足已,在一面坐。
彌多羅比丘尼復詣佛所,禮佛足已,在一面立,白佛言:
「世尊!云何陀驃力士子,乃於我所作非梵行。」
彌多求比丘言:「實爾,世尊!」
時,陀驃比丘在大眾中。
佛告陀驃比丘言:「聞是語不?」
爾時,陀驃比丘白佛言:「世尊!佛自知我。」
佛告陀驃:
「汝今不應作如是語,若作是事,汝當言:『憶。』若不作者,當言:『不憶。』」
即白佛言:
「世尊!我實不憶有如此事。」
時,羅睺羅白佛言:
「世尊!此陀驃比丘共彌多羅比丘尼作非梵行,彌多求比丘證言:『我見。』陀驃比丘於彌多羅比丘尼所作非梵行,陀驃比丘欲何所道?」
佛告羅睺羅:
「若彼彌多羅比丘尼誣謗於汝言:『羅睺羅今於我所作非梵行。』彌多求比丘亦復證言:『我實見羅睺羅於彼彌多羅比丘尼所作非梵行。』汝何所道?」
羅睺羅白佛言:
「世尊!我若被誣,唯言:『
婆伽婆自證知我。』」
佛告羅睺羅:
「汝尚知爾,況彼清淨無有所犯,而當不知作如是語?」
佛告諸比丘:
「汝等可為陀驃比丘作憶念羯磨,彌多羅比丘尼以自言故,
為作滅擯。」
爾時,諸比丘受佛敕已,於彌多求比丘
苦切撿挍,語彌多求比丘言:
「陀驃比丘共彌多羅比丘尼作非梵行,為何處見?為獨見耶?為共人見?」
如是責問,彌多求比丘不能得對,方言誣謗:
「陀驃比丘先於僧次,差我受請,三得麁食,我今實以貪、瞋、癡故,而生此謗。」
爾時,世尊出於靜室,在眾僧前敷座而坐。
諸比丘等白佛言:
「世尊!已為陀驃比丘作憶念羯磨,復為彌多羅比丘尼作滅擯竟,已為問彌多求,知其虛謗。」
爾時,世尊即說偈言:
「若成就一切,所謂虛妄語,則為棄後世,無惡而不造。
寧當以此身,吞食熱鐵丸,不以破
戒身,
而受淨信施。」
佛說是已,諸比丘聞佛所說,歡喜奉行。
摩訶僧祇律(明單提九十二事法之十/第九跋渠)(莊春江標點)
佛住舍衛城……廣說如上。
爾時,
尊者陀驃摩羅子僧拜典知九事,如上說。……乃至陀驃摩羅子右手小指放光作明,隨次付房:
阿練若、阿練若共,乞食、乞食共,
糞掃衣、糞掃衣共,
一坐食、一坐食共,常坐、常坐共,露坐、露坐共,草蓐、草蓐共,經唄、經唄共,法師、法師共,學律、學律共,
阿羅漢、阿羅漢共,
三明、三明共,六通、六通共,無威儀、無威儀共。
爾時,六群比丘語陀驃言:
「
長老!與我等六人共一處住。」
答言:
「待汝伴中最下坐次得房,隨意共住。」
時,是伴下坐次得弊房,臥床、坐床、褥枕諸物皆悉弊故。又,別房食亦復麁惡,自相謂言:
「長老陀驃如我生怨,與我弊房、麁食,是長老若久住梵行者,方令我等得大苦惱。然,
世尊制戒,不得無根
波羅夷法謗,今當以僧伽婆尸沙法謗。」
即往到其所,作是言:
「長老!汝犯僧伽婆尸沙罪。」
答言:「我無是罪。」
彼言:
「誰復作賊言我是賊?但汝犯僧伽婆尸沙罪。」
即屏處謗、眾多人中謗、僧中謗陀驃比丘犯僧伽婆尸沙罪。
時,陀驃比丘以是因緣往白世尊。
佛言:「汝有是事不?」
答言:「無也。」
佛言:「汝無此罪,世尊知汝清淨。」
陀驃言:
「世尊雖知我無罪,唯願世尊當語彼人,令生信心,莫令
長夜誹謗,得不
饒益。」
佛言:「呼六群比丘來。」
來已,佛具問上事:「汝實爾不?」
答言:「實爾。」
佛語六群比丘:
「此是惡事,汝常不聞我無量方便說:於梵行人應起恭敬,身行慈、口行慈、意行慈?汝今云何以無根僧伽婆尸沙法謗?此非法、非律、非如佛教,不可以是長養善法。」
佛告諸比丘:
「依止舍衛城住者皆悉令集,以十利故與諸比丘制戒……乃至已聞者當重聞。若比丘瞋恨不喜,以無根僧伽婆尸沙法謗他比丘,
波夜提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