雜阿含1017經[正聞本1346經/佛光本1230經](諸天相應/八眾誦/祇夜)(莊春江標點)
如是我聞:
一時,
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。
時,有
天子,容色絕妙,於
後夜時來詣佛所,
稽首佛足,身諸光明遍照祇樹給孤獨園。
時,彼天子說偈問佛:
「何法生眾生?何等前驅馳?云何起生死?何法可依怙?」
爾時,世尊說偈答言:
「愛欲生眾生,意在前驅馳,眾生起生死,
業者可依怙。」
時,彼天子復說偈言:
「久見
婆羅門,逮得
般涅槃,一切怖已過,永超世恩愛。」
時,彼天子聞佛所說,歡喜、
隨喜,稽首佛足,即沒不現。
別譯雜阿含244經(莊春江標點)
如是我聞:
一時,
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。
時,有一天,光色倍常,於其夜中來詣佛所,威光普照,遍于祇洹,赫然大明,卻坐一面,而說偈言:
「眾生誰所生?云何常馳求?於生死輪轉,何者為怖畏?」
爾時,世尊以偈答曰:
「眾生從愛生,心意馳不停,眾生處生死,
苦為大怖畏。」
爾時,天復以偈讚言:
「往昔已曾見,婆羅門涅槃,嫌怖久棄捨,能度世間愛。」
爾時,此天說此偈已,歡喜而去。
相應部1相應57經/人經第三(諸天相應/有偈篇/祇夜)(莊春江譯)
「什麼使人出生?他的什麼跑來跑去?
什麼來到輪迴?什麼是他的所趣處?」
「渴愛使人出生,他的心跑來跑去,
眾生來到輪迴,
業是他的所趣處。」
巴利語經文(台灣嘉義法雨道場流通的word版本)
SN.1.57/(7). Tatiyajanasuttaṃ
57. “Kiṃsu janeti purisaṃ, kiṃsu tassa vidhāvati.
Kiṃsu saṃsāramāpādi, kiṃsu tassa parāyanan”ti.
“Taṇhā janeti purisaṃ, cittamassa vidhāvati;
Satto saṃsāramāpādi, kammaṃ tassa parāyanan”ti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