雜阿含580經[正聞本1356經/佛光本1240經](諸天相應/八眾誦/祇夜)(莊春江標點)
如是我聞:
一時,
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。
時,有
天子,容色絕妙,於
後夜時來詣佛所,
稽首佛足,身諸光明,{過}[遍?]照祇樹給孤獨園。
時,彼天子而說偈言:
「以法善調伏,
不隨於諸見,雖復著睡眠,則能隨時悟。」
爾時,世尊說偈答言:
「若以法調伏,不隨餘異見,無知已究竟,能度世恩愛。」
時,彼天子復說偈言:
「久見
婆羅門,逮得
般涅槃,一切怖已過,永超世恩愛。」
時,彼天子聞佛所說,歡喜、
隨喜,稽首佛足,即沒不現。
別譯雜阿含165經(莊春江標點)
如是我聞:
一時,
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。
時,有一天,光色倍常,來詣佛所,身光顯照,遍於祇洹,赫然大明,卻坐一面而說偈言:
「不善調於法,依止於異見,是名睡不寤,有時或得寤。」
爾時,世尊以偈答曰:
「於法善調順,
不依止邪見,度愛之
彼岸,佛知已涅槃。」
天復以偈讚言:
「往昔已曾見,婆羅門涅槃,嫌怖久捨離,能度世間愛。」
爾時,此天說此偈已,歡喜還宮。
相應部1相應8經/極忘失者經(諸天相應/有偈篇/祇夜)(莊春江譯)
起源於舍衛城。
在一旁站立的那位天神在
世尊面前說這
偈頌:
「凡法極忘失者,會被引導到異教,
已熟睡他們未覺醒,是他們覺醒的時候。」
「凡法不忘失者,不會被引導到異教,
那些
正覺者以究竟智,
在不平順中平順地行。」
巴利語經文(台灣嘉義法雨道場流通的word版本)
SN.1.8/(8) Susammuṭṭhasuttaṃ
8. Sāvatthinidānaṃ. Ekamantaṃ ṭhitā kho sā devatā bhagavato santike imaṃ gāthaṃ abhāsi–
“Yesaṃ dhammā susammuṭṭhā, paravādesu nīyare;
Suttā te nappabujjhanti, kālo tesaṃ pabujjhitun”ti.
“Yesaṃ dhammā asammuṭṭhā, paravādesu na nīyare;
Te sambuddhā sammadaññā, caranti visame saman”ti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