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阿含62經/頻鞞娑邏王迎佛經(王相應品)(莊春江標點)
我聞如是:
一時,
佛遊摩竭陀國,與大
比丘眾俱,比丘一千悉無著至真,
本皆編髮,往詣王舍城摩竭陀邑。
於是,摩竭陀王頻鞞娑邏聞
世尊遊摩竭陀國,與大比丘眾俱,比丘一千悉
無著至真,本皆編髮,來此王舍城摩竭陀邑。
摩竭陀王頻鞞娑邏聞已,即集四種軍:象軍、馬軍、車軍、步軍;集四種軍已,與無數眾俱,長一
由延,往詣佛所。
於是,世尊遙見摩竭陀王頻鞞娑邏來,則便避道,往至善住尼拘類樹王下,敷
尼師檀,
結跏趺坐,及比丘眾。
摩竭陀王頻鞞娑邏遙見世尊在林樹間,端正姝好,猶星中月,光耀煒曄,晃若金山,相好具足,威神巍巍,諸根寂定,無有蔽礙,成就調御,息心靜默,見已下車,若諸王
剎利以水灑頂,得為人主,整御大地,有五儀式:一者、劍,二者、蓋,三者、天冠,四者、珠柄拂,五者、嚴飾屣,一切除卻,及四種軍,步進詣佛。
到已作禮,三自稱名姓:
「世尊!我是摩竭陀王洗尼頻鞞娑邏。」如是至三。
於是,世尊告曰:
「大王!如是,如是,汝是摩竭陀王洗尼頻鞞娑邏。」
於是,摩竭陀王洗尼頻鞞娑邏再三自稱名姓已,為佛作禮,卻坐一面,諸摩竭陀人或禮佛足,卻坐一面;或
問訊佛,卻坐一面;或
叉手向佛,卻坐一面;或遙見佛已,默然而坐。
爾時,
尊者鬱毘邏迦葉亦在眾坐。
尊者鬱毘羅迦葉是摩竭陀人意之所係,謂:大
尊師是無著真人。
於是,摩竭陀人悉作是念:
「
沙門瞿曇從鬱毘羅迦葉學梵行耶?為鬱毘羅迦葉從沙門瞿曇學梵行耶?」
爾時,世尊即知摩竭陀人心之所念,便向尊者鬱毘羅迦葉而說頌曰:
「鬱毘見何等?斷火來就此,迦葉為我說,所由不事火。」
「飲食種種味,為欲故事火,生中見如此,是故不樂事。」
「迦葉意不樂,飲食種種味,何不樂天人?迦葉為我說。」
「見寂靜滅盡,無為不欲有,更無有尊天,是故不事火。
世尊為最勝,世尊不邪思,了解覺諸法,我受最勝法。」
於是,世尊告曰:
「迦葉!汝今當為現
如意足,令此眾會咸得信樂。」
於是,尊者鬱毘羅迦葉即
如其像作如意足,便在坐沒,從東方出,飛騰虛空,現四種
威儀:一行、二住、三坐、四臥。
復次,入於火定;尊者鬱毘羅迦葉入火定已,身中便出種種火焰:青、黃、赤、白中水精色;下身出火,上身出水;上身出火,下身出水,如是,南、西、北方飛騰虛空,現四種威儀:一行、二住、三坐、四臥。
復次,入於火定;尊者鬱毘羅迦葉入火定已,身中便出種種火焰:青、黃、赤、白中水精色;下身出火,上身出水;上身出火,下身出水。
於是,尊者鬱毘羅迦葉{止}[現]如意足已,為佛作禮,白曰:
「世尊!佛是我師,
我是佛弟子,佛[具]一切智,我無一切智。」
世尊告曰:「如是,迦葉!如是,迦葉!我有一切智,汝無一切智。」
爾時,尊者鬱毘羅迦葉因自己故,而說頌曰:
「昔無所知時,為解脫事火,雖老猶生盲,邪不見真際。
我今見上跡,無上龍所說,無為盡脫苦,見已生死盡。」
諸摩竭陀人見如此已,便作是念:
「沙門瞿曇不從鬱毘羅迦葉學
梵行,鬱毘羅迦葉從沙門瞿曇學梵行也。」
世尊知諸摩竭陀人心之所念,便為摩竭陀王洗尼頻鞞娑邏說法,勸發渴仰,成就歡喜;無量方便為彼說法,勸發渴仰,成就歡喜已,如諸佛法,先說端正法,聞者歡悅,謂:說施、說戒、說生天法,毀呰欲為災患,生死為穢,稱歎無欲為妙,道品白淨。世尊為彼大王說之,佛已知彼有歡喜心、具足心、柔軟心、堪耐心、昇上心、
一向心、
無疑心、
無{盡}[蓋]心,有能有力堪受正法,謂:如諸佛所說正要,世尊即為彼說苦、
習、
滅、
道:
「大王!色生滅,汝當知色生滅;大王!
覺、想、行、識生滅,汝當知識生滅。
大王!猶如大雨時,水上之泡或生或滅,大王!色生滅亦如是,汝當知色生滅,大王!覺、想、行、識生滅,汝當知識生滅。
大王!若
族姓子知色生滅,便知不復生當來色,大王!若族姓子知覺、想、行、識生滅,便知不復生當來識。
大王!若族姓子知色如真,便不著色、不
計色、不染色、不住色、不樂色是我,大王!若族姓子知覺、想、行、識如真,便不著識、不計識、不染識、不住識、不樂識是我;大王!若族姓子不著色、不計色、不染色、不住色、不樂色是我者,便不復更受當來色;大王!若族姓子不著覺、想、行、識,不計識、不染識、不住識、不樂識是我者,便不復更受當來識。
大王!此族姓子無量、不可計、無限,得息寂,若捨此五陰已,則不更受陰也。」
於是,諸摩竭陀人而作是念:
「若使色無常,覺、想、行、識無常者,誰活?
誰受苦樂?」
世尊即知摩竭陀人心之所念,便告比丘:
「愚癡凡夫不有所聞,見我是我而著於我,但無我、無我所,空我、空我所,法生則生,法滅則滅,皆由因緣合會生苦,若無因緣,諸苦便滅,眾生因緣會相連續,則生諸法,
如來見眾生相連續生已,便作是說:『有生有死。』我以清淨天眼出過於人,見此眾生死時、生時,好色、惡色,或妙、不妙,往來
善處及
不善處,隨此眾生之所作業,見其如真:若此眾生成就身惡行,口、
意惡行,誹謗聖人,邪見成就邪見業,彼因
緣此,身壞命終必至
惡處,生地獄中;若此眾生成就身善行,口、意善行,不誹謗聖人,正見成就正見業,彼因緣此,身壞命終必昇善處,乃至天上。
我知彼如是,然不語彼:此是我為能覺、能語、
作、教作、起、教起,謂:彼彼處受善惡業報。
於中,或有作是念:『此不相應,此不得住,其行如法,因此生彼,若無此因便不生彼;因此有彼,若此滅者,
彼便滅也,所謂:
緣無明有行……乃至緣生有老死;若無明滅,則行便滅……乃至生滅則老死滅。』
大王!於意云何?色為有常?為無常耶?」
答曰:「無常也,世尊!」
復問曰:「若無常者,是苦?非苦耶?」
答曰:「苦、變易也,世尊!」
復問曰:
「若無常、苦、
變易法者,是
多聞聖弟子頗受:是我,是我所,
我是彼所耶?」
答曰:「不也,世尊!」
「大王!於意云何?覺、想、行、識為有常?為無常耶?」
答曰:「無常也,世尊!」
復問曰:「若無常者,是苦?非苦耶?」
答曰:「苦、變易也,世尊!」
復問曰:
「若無常、苦、變易法者,是多聞聖弟子頗受:是我,是我所,我是彼所耶?」
答曰:「不也,世尊!」
「大王!是故,汝當如是學:『若有色,或過去、或未來、或現在,或內、或外,或麤、或細,或好、或惡,或近、或遠,彼一切非我,非我所,我非彼所,當以慧觀知如真。
大王!若有覺、想、行、識,或過去、或未來、或現在,或內、或外,或麤、或細,或好、或惡,或近、或遠,彼一切非我,非我所,我非彼所,當以慧觀知如真。』
大王!若多聞聖弟子如是觀者,彼便
厭色;厭覺、想、行、識,厭已便無欲,無欲已便得解脫,解脫已
便知解脫:『
生已盡,
梵行已立,
所作已辦,
不更受有,知如真。』」
佛
說此法時,摩竭陀王洗尼頻鞞娑邏
遠塵、離垢諸法法眼生,及八萬天、摩竭陀諸人萬二千遠塵離垢,諸法法眼生。
於是,摩竭陀王洗尼頻鞞娑邏
見法、得法、覺白淨法,斷疑度惑,更無餘尊,
不復從他,無有猶豫,已住果證,於世尊法
得無所畏,即從{坐}[座]起,
稽首佛足,白曰:
「世尊!我今
自歸於佛、法及
比丘眾,唯願世尊受我為
優婆塞,從今日始,
終身自歸,乃至命盡。」
佛說如是,摩竭陀王洗尼頻鞞娑邏及八萬天、摩竭諸人萬二千及千比丘聞佛所說,歡喜奉行。
雜阿含1074經[正聞本1177經/佛光本1062經](比丘相應/八眾誦/祇夜)(莊春江標點)
如是我聞:
一時,佛在摩竭提國人間
遊行,與千比丘俱,皆是
古昔縈髮出家,皆得阿羅漢:諸
漏已盡、所作已作、捨諸重擔、
逮得己利、
盡諸有結、正智
善解脫,到善建立支提杖林中住。
摩竭提王瓶沙聞世尊摩竭提國人間遊行,至善建立支提杖林中住,與諸小王、群臣{羽}[翼]從,車萬二千乘,馬萬八千,步逐眾無數,摩竭提
婆羅門、
長者悉皆從王出王舍城,詣世尊所,恭敬供養。
到於道口,下車步進,及於內門,除去五飾:脫冠、卻蓋、除扇、去劍刀、脫革屣,到於佛前,整衣服,偏露右肩,為佛作禮,
右繞三匝,自稱姓名,白佛言:
「世尊!我是摩竭提王瓶沙。」
佛告瓶沙:「如是,大王!汝是瓶沙,可就此坐,隨其所安。」
時,瓶沙王重禮佛足,退坐一面。
諸王大臣、婆羅門、
居士,悉禮佛足,次第而坐。
時,
鬱鞞羅迦葉亦在座中。
時,摩竭提婆羅門、長者作是念:
「為大沙門從鬱鞞羅迦葉所修梵行耶?為鬱鞞羅迦葉於大沙門所修梵行耶?」
爾時,世尊知摩竭提婆羅門、長者心之所念,即說偈而問言:
「鬱鞞羅迦葉!於此見何利,棄汝先所奉,事火等眾事?今可說其義,捨事火之由。」
鬱鞞迦葉說偈白佛:
「錢財等滋味,女色五欲果,觀察未來受,斯皆大垢穢,是故悉棄捨,先諸奉火事。」
爾時,世尊復說偈問言:
「汝不著世間,錢財五色味,復何捨天人,迦葉隨義說。」
迦葉復以偈答世尊言:
「見道離有餘,寂滅無餘跡,無所有不著,無異趣異道。
是故悉棄捨,先修奉火事,大會等
受持,奉事於水火。
愚癡沒於中,志求解脫道,盲無智慧目,向生老病死。
不見於正路,永離生死道,今始因世尊,得見
無為道。
大龍所說力,得度於
彼岸,
牟尼廣濟度,安慰無量眾,今始知
瞿曇,真諦超出者。」
佛復說偈歎迦葉言:
「
善哉汝迦葉,先非惡思量,次第分別求,遂至於勝處。
汝今,迦葉!當安慰汝徒眾之心。」
時,鬱鞞羅迦葉即入
正受,以神足力,向於東方,上昇虛空,作四種神變:行、住、坐、臥;入火
三昧,舉身洞然,青、黃、赤、白、頗梨(玻璃)、紅色;身上出水,身下出火,還燒其身,身上出水以灌其身;或身上出火以燒其身,身下出水以灌其身,如是種種現化神通息已,稽首佛足,白佛言:
「世尊!佛是我師,
我是弟子。」
佛告迦葉:
「我是汝師,汝是弟子,隨汝所安,復座而坐。」
時,鬱鞞羅迦葉還復故坐。
爾時,摩竭提婆羅門、長者,作是念:
「鬱鞞羅迦葉定於大沙門所修行梵行。」
佛說此經已,摩竭提王瓶沙,及諸婆羅門、長者,聞佛所說,歡喜、
隨喜,作禮而去。
別譯雜阿含13經(莊春江標點)
如是我聞:
一時,佛遊摩竭提國,與千比丘俱,
先是婆羅門耆舊有德,獲阿羅漢:諸漏已盡、盡諸有結、所作已辦、捨於重擔、逮得己利。
如來往至善住天寺祠祀林中,頻婆娑羅王聞佛到彼祠祀林間。
時,頻婆娑羅王即將騎隊,有萬八千輦輿,車乘萬有二千,婆羅門、居士數千億萬,前後圍遶,往詣佛所。
至佛所已,捨象馬車,釋其容飾,往至佛所,長跪
合掌,白佛言:
「世尊!我是摩竭提王頻婆娑羅。」三自稱說。
佛言:「如是,如是,摩竭提王頻婆娑羅!」
時,頻婆娑羅禮佛足已,在一面坐。
摩竭提國諸婆羅門,及以長者禮佛足已,各前就坐。
時,此坐中,或有舉手,或默然坐。
爾時,
優樓頻螺迦葉坐於佛所,摩竭提人咸生疑惑,而作是念:
「為佛是師,為優樓迦葉是師耶?」
爾時,世尊知摩竭提人深心所念,即以偈問迦葉曰:
「汝於優樓所,久修事火法,今以何因緣,卒得離斯業?」
優樓頻螺迦葉以偈答曰:
「我先事火時,貪嗜於美味,及以五欲色,此皆是垢穢,以是故棄捨,事火祠火法。」
爾時,世尊復說偈言:
「我知汝不樂,五欲及色味,汝今所信樂,當為人天說。」
尊者優樓頻螺迦葉復說偈言:
「我先甚愚癡,不識至真法,祠祀火苦行,謂為解脫因。
譬如生盲者,不見解脫道,今遇
大人龍,示我正見法。
今日始睹見,無為正真跡,利益於一切,調御令解脫。
佛出現於世,開示於真諦,令諸含生類,咸得睹慧光。」
爾時,世尊復說偈言:
「汝今為善來,所求事已得,汝有善思力,能別最勝法。
汝今應觀察,大眾之深心,為其現神變,使彼生敬信。」
尊者優樓頻螺迦葉即時入定,起諸神通:身昇虛空,坐臥
經行,即於東方,行住坐臥,現四威儀;身上出水,身下出火,身下出水,身上出火,入火光三昧,出種種色光,於其東方,現其神變,南西北方亦復如是。
現神足已,在佛前住,頂禮佛足,合掌而言:
「大聖世尊是我之師,
我於今者是佛之子。」
佛言:「如是,如是,汝從我學,是我弟子。」
佛復命言:「還就汝坐。」
時,摩竭提頻婆娑羅王聞佛所說,歡喜奉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