增支部10集85經/自誇者經(莊春江譯)
有一次,
尊者大純陀住在支提的瑟訶若低。在那裡,尊者大純陀召喚
比丘們:「比丘
學友們!」「學友!」那些比丘回答尊者大純陀。尊者大純陀說這個:
「學友們!這裡,比丘在諸證得上是自誇者、誇大者:『我進入及出來初禪;我進入及出來第二禪;我進入及出來第三禪;我進入及出來第四禪;我進入及出來虛空無邊處;我進入及出來識無邊處;我進入及出來
無所有處;我進入及出來
非想非非想處;我進入及出來
想受滅。』有禪的、熟練
等至的、熟練他心的、熟練他心法門的如來或如來弟子對他審問、質問、追究,被有禪的、熟練等至的、熟練他心的、熟練他心法門的如來或如來弟子審問的、質問的、追究的他來到空虛、來到區別,來到不幸,來到災難,來到不幸、災難。
有禪的、熟練等至的、熟練他心的、熟練他心法門的如來或如來弟子對他這樣
以心熟知心後作意:『為何這位尊者在諸證得上是自誇者、誇大者:「我進入及出來初禪……(中略)我進入及出來想受滅。」呢?』
有禪的、熟練等至的、熟練他心的、熟練他心法門的如來或如來弟子對他這樣以心熟知心後知道:
這位尊者長時間是毀壞行為者、有缺陷行為者、斑點行為者、污點行為者、在諸戒上無經常行為者、無經常慣習者,這位尊者是破戒者[AN.4.192],但,破戒在被如來宣說的法律中,這是退失。
又,這位尊者是無信者,但,無信在被如來宣說的法律中,這是退失。
又,這位尊者是少聞者、不淨行者,但,少聞在被如來宣說的法律中,這是退失。
又,這位尊者是
難順從糾正者,但,不受諫性在被如來宣說的法律中,這是退失。
又,這位尊者是有惡友者,但,惡友誼在被如來宣說的法律中,這是退失。
又,這位尊者是懈怠者,但,懈怠在被如來宣說的法律中,這是退失。
又,這位尊者是
念已忘失者,但,念已忘失在被如來宣說的法律中,這是退失。
又,這位尊者是詭計者,但,詭計在被如來宣說的法律中,這是退失。
又,這位尊者是難扶養者,但,難扶養在被如來宣說的法律中,這是退失。
又,這位尊者是劣慧者,但,劣慧性在被如來宣說的法律中,這是退失。
學友們!猶如同伴對同伴這麼說:『親愛的!當如果你以財物有財物應該被做的時,對我要求財物,我將給與你財物。』當就某事財物應該被做的已出現時,同伴對同伴這麼說:『親愛的!我以財物有需要,請你給與我財物。』他這麼說:『親愛的!那樣的話,請挖掘這裡。』在那裡挖掘的他沒獲得。他這麼說:『親愛的!你對我說謊話,親愛的!你對我說空的:請挖掘這裡。』他這麼說:『親愛的!我沒對你說謊話,親愛的!我沒對你說空的。親愛的!那樣的話,請挖掘這裡。』在那裡挖掘的他也沒獲得。他這麼說:『親愛的!你對我說謊話,親愛的!你對我說空的:請挖掘這裡。』他這麼說:『親愛的!我沒對你說謊話,親愛的!我沒對你說空的。親愛的!那樣的話,請挖掘這裡。』在那裡挖掘的他也沒獲得。他這麼說:『親愛的!你對我說謊話,親愛的!你對我說空的:請挖掘這裡。』他這麼說:『親愛的!我沒對你說謊話,親愛的!我沒對你說空的,但,我就到達瘋狂、心顛倒。』
同樣的,學友們!比丘在諸證得上是自誇者、誇大者:『我進入及出來初禪;我進入及出來第二禪;我進入及出來第三禪;我進入及出來第四禪;我進入及出來虛空無邊處;我進入及出來識無邊處;我進入及出來無所有處;我進入及出來非想非非想處;我進入及出來想受滅。』有禪的、熟練等至的、熟練他心的、熟練他心法門的如來或如來弟子對他審問、質問、追究,被有禪的、熟練等至的、熟練他心的、熟練他心法門的如來或如來弟子審問的、質問的、追究的他來到空虛、來到區別,來到不幸,來到災難,來到不幸、災難。
有禪的、熟練等至的、熟練他心的、熟練他心法門的如來或如來弟子對他這樣以心熟知心後作意:『為何這位尊者在諸證得上是自誇者、誇大者:「我進入及出來初禪……(中略)我進入及出來想受滅。」呢?』
有禪的、熟練等至的、熟練他心的、熟練他心法門的如來或如來弟子對他這樣以心熟知心後知道:『這位尊者長時間是毀壞行為者、有缺陷行為者、斑點行為者、污點行為者、在諸戒上無經常行為者、無經常慣習者,這位尊者是破戒者,但,破戒在被如來宣說的法律中,這是退失。
又,這位尊者是無信者,但,無信在被如來宣說的法律中,這是退失。
又,這位尊者是少聞者、不淨行者,但,少聞在被如來宣說的法律中,這是退失。
又,這位尊者是難順從糾正者,但,不受諫性在被如來宣說的法律中,這是退失。
又,這位尊者是有惡友者,但,惡友誼在被如來宣說的法律中,這是退失。
又,這位尊者是懈怠者,但,懈怠在被如來宣說的法律中,這是退失。
又,這位尊者是念已忘失者,但,念已忘失在被如來宣說的法律中,這是退失。
又,這位尊者是詭計者,但,詭計在被如來宣說的法律中,這是退失。
又,這位尊者是難扶養者,但,難扶養在被如來宣說的法律中,這是退失。
又,這位尊者是劣慧者,但,劣慧性在被如來宣說的法律中,這是退失。
學友們!確實,『那位比丘在這十法上未捨斷後,在這法、律中來到成長、增長、成滿。』
這不存在可能性;學友們!確實,『那位比丘在這十法上捨斷後,在這法、律中來到成長、增長、成滿。』這存在可能性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