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含經隨身剪輯(紙本311頁) 莊春江 剪輯 (不同意被抄襲或營利性引用)

十一、無常
無常,是這個世間,萬事萬物不斷變化的現象。這是佛陀,經過精確的觀 察,所發掘的真理,也是整個佛教理則的根本立足點。
為什麼會是無常的呢?進一步觀察,原來,萬事萬物的存在,都有其存在 的條件支持著,所以,只要這些條件中的任何一個,起了變化,那麼,這 個存在就得跟著被改變,這就是佛陀所說的「緣起法」理則了。
更因為任何一個存在,都受限於所支持的因緣條件,連所支持的因緣條件 (也是一種存在),也還得受限於其所支持的因緣條件,所以,就不會有 一個能單獨的、永恆的、不變的存在,在指揮、控制著什麼,這就是佛陀 所說的「無我」了。
從觀察無常,而獲得苦、空、非我的結論,是《阿含經》的一貫立場與修 行方法。觀察到無常,可以破除永恆、主宰的主張(無我)。體認到沒有 辦法永遠地擁有什麼(無我所),貪愛,也就不會再那麼有意思了。
這是從無常的體認著手,來導正理智上的錯誤--我見無明,以及情感上 的錯誤--貪愛。

101.阿難:如世尊說三受--樂受、苦受、不苦不樂受;又說諸所有受悉皆是 苦,此有何義? 世尊:我以一切行無常故,以一切行變易法故,說諸所有受悉皆是苦。
(雜‧四七三)

102.色、痛(受)、想、行、識皆悉無常,此無常義即是苦;苦者即無我,無 我者即是空也。我非彼有,彼非我有。(增‧三一七)

103.當觀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識無常、苦、空、非我。
如是觀者,則為正觀。
正觀者,則生厭離;厭離者,喜貪盡;喜貪盡者,說心解脫。
心解脫者,若欲自證,則能自證: 我生已盡,梵行已立,所作已作,自知不受後有。(雜‧一)

※對不喜歡無常,而意圖擁有永恆的一般人來說,無常,在根本性質上,就 等於是苦了,哪怕是也有苦、樂、不苦不樂的覺受夾雜。所以,佛陀從一 切皆苦談起,給一般人一個反省,以及如實觀察的課題,其實是無關於所 謂悲觀與樂觀的。
一般人,對於由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識等「五蘊」,所精確組合的生命現象 ,無法洞悉其間各種因緣條件的來龍去脈,以及高度的相互依存性,所以 ,總要相信其中會有一個指揮控制的核心。而這個核心,是不受改變,永 遠存在的,這才是真正的「我」。其實,這還是沒有離開追求永恆、圓滿 的意圖。這樣的意圖,在無常的事實,以及苦的感受下,必然是要被推翻 ,而失去立足點的。
是無常,是因緣條件的關係,所以沒有獨立性、永恆性、主宰性。沒有真 正是我能擁有的,或被擁有的,這就是空的含義了。能夠作這樣的觀察, 就稱為「正觀」。能「正觀」的人,就會產生厭離。厭離什麼呢?是厭離 於欲貪(喜貪)啊!因為能體認到,並沒有什麼能永遠地被擁有,更沒有 能貪的真我,欲貪的主、客觀舞台都瓦解了,就是解脫聖者的境界了。

104.於無常、變易、不安隱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識言:我勝、我等、我劣,作如 是想而不見真實。
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識為無常、苦、是變易法,聖弟子於中不見是我、異我 、相在。當知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識,若過去、若未來、若現在,若內、若 外,若[麤]、若細,若好、若醜,若遠、若近,彼一切不是我、不異我、不 相在,是名如實知。
如是,於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識生厭、離欲、解脫,解脫知見: 我生已盡,梵行已立,所作已作,自知不受後有。(雜‧三0)

※意圖在屬於無常、變易、不安穩特性的五蘊中,去找出一個真正的「我」 ,來和另一個五蘊的真正的「我」比個高下(我勝、我等、我劣),這只 不過是一個離開事實的想像罷了。佛陀所教導的學生,是不會把五蘊,就 當成是「是我」、「異我」、「相在」(請參考本《剪輯》第一五二、一 五三條經文)。因為,事實上,「我」並不存在。

105.若無常色有常者,彼色不應有病、有苦;亦不應於色有所求,欲令如是, 不令如是。
以色無常故,於色有病、有苦生,亦得不欲令如是,不令如是。
受、想、行、識,亦復如是。(雜‧七七)

※人們不喜歡無常,其實,無常是很中性的:人們所喜歡的,是無常;人們 所不喜歡的,也還是無常。無常,是這個世間的真實現象!假如五蘊是永 恆不變的(常),那麼,五蘊就應當不會有病痛與缺陷了,人們也不應當 想要五蘊,這樣變,那樣變了。
經文「欲令如是,不令如是」所指的,就是人們所祈求的「事事如意」, 「心想事成」了。如果再露骨一點說,就是以「真我」為基礎的主宰欲。
五蘊是無常的,因為是無常的,所以就不會理會人們要這樣,不要那樣的 任意指揮了。

106.無常想修習、多修習,能斷一切欲愛、色愛、無色愛、掉、慢、無明。
所以者何?無常想者,能建立無我想。
聖弟子住無我想,心離我慢,順得涅槃。(雜‧四七)

※欲愛、色愛、無色愛,是三種粗細程度不同的愛染,分別屬於欲界、色界 、無色界等,不同生命型態的眾生。顯然,這三種愛,已經涵蓋了眾生所 有的愛染了。掉,是患得患失的不安。慢,是總覺得自己不比別人差。無 明,是莫明其妙的衝動。這些種種的毛病,都是根源於那個「真我」的錯 誤認知。所以,經中會說:「聖弟子住無我想,心離我慢,順得涅槃」。
觀無常,是修行上最基本的功課了。

107.過去、未來五蘊無常、苦、空、非我,況現在五蘊。
如是觀者,不顧過去五蘊,不欣未來五蘊,於現在五蘊厭、離欲、正向滅 盡。(雜‧八)

108.過去、未來眼無常,況現在眼! 多聞聖弟子如是觀者,不顧過去眼,不欣未來眼,於現在眼厭、不樂、離 欲、向厭(滅)。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亦復如是。(雜‧二一0)

109.跋地羅帝偈:  慎莫念過去,亦勿願未來;過去事已滅,未來復未至。 現在所有法,彼亦當為思;念無有堅強,慧者覺如是。 若作聖人行,孰知愁於死?我要不會彼,大苦災患終。 如是行精勤,晝夜無懈怠;是故常當說,跋地羅帝偈。
云何不念過去?眼知色可喜,意所念,愛色,欲相應,心樂,捫摸本,本 即過去也。彼為過去識不欲染著,便不樂彼;因不樂彼已,便不念過去, 如是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。
云何不願未來?若有眼、色、眼識未來者,未得不欲得,已得心不願,因 心不願已,則便不樂彼;因不樂彼已,便不願未來,如是耳、鼻、舌、身 、意。
云何不受現在法?若有眼、色、眼識現在者,彼於現在識不欲染著,因識 不欲染著已,則便不樂彼;因不樂彼已,便不受現在法,如是耳、鼻、舌 、身、意。(中‧一六五)(溫泉林經)

※跋地羅帝,意譯為賢善一夜,即日日夜夜,全然如實面對因緣;活在當下 的意思。怎樣才算是賢善的生活呢?依經文,可以理解為: 不顧念過去,不欣樂未來,不染著現在。
這是生活在無常的世間,所應鍛鍊的態度了。
過去的五蘊,以及六根對六塵的活動影像,已經過去,活在過去記憶的折 磨或回味裡,只有徒然讓已經不存在的事,干擾著現在的生活而已。未來 ,也是這樣的,欲願、祈盼著因緣尚未具足的將來,何嘗不是染著嗎?也 只是讓尚未發生的事,干擾著現在的生活而已。排除對過去、未來的染著 ,於現在五蘊、六處的身心活動,也不染著,那就是聖人的生活情形了。
什麼是染著呢?我現在處於染著中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