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含經隨身剪輯(紙本311頁) 莊春江 剪輯 (不同意被抄襲或營利性引用)

三、心
在修行的領域裡,「心」,一向被十分地重視。然而,心,指的是什麼呢 ?其實,心,是一個含義很廣的概括性稱呼:當我們說「心情愉快」,這 是包含了情緒覺受,相當於五蘊中的「受」(五蘊,是指色、受、想、行 、識等五種不同性質的聚集。為佛教經典中常見的名詞,是佛陀分析組成 「人」的五大部分,也可以看作是人的另一個代名詞。請參考本《剪輯》 第一一五條經文);當我們說「心思敏銳」,這是包含了思考判斷,相當 於五蘊中的「想」;當我們說「心意堅強」,這是包含了行為的意志力, 相當於五蘊中的「行」。而這些心理活動,都是來自我們認識周遭事物後 的反應,離不開五蘊中的「識」。所以可以說,「心」,概括了「受」、 「想」、「行」、「識」等,四類非物質性的集合--四無色陰(「陰」 與「蘊」相同,為古代翻譯上之不同用字),在佛教經典中,有時也泛稱 心、意、識。

20.此心不可降伏,難得時宜,受諸苦報。
是故,當分別心,當思惟心,善念諸善本。(增‧七七)

21.當修行一法,所謂無放逸行。
云何為無放逸行?所謂護心也。
云何護心?常守護心有漏、有漏法。(增‧六三)

22.心將(隨)世間去,心為染著,心起自在。
多聞聖弟子非心將去,非心染著,非心自在,不隨心自在,而心隨多聞聖 弟子。(中‧一七二)(心經)

※一顆染著的心,常常喜歡在六根與六塵所築起的花花世界裡,情不自禁地 (心起自在)拈花惹草,無法自制(不可降伏),難得有隨順因緣的平靜 (難得時宜),因而就得要常常受苦了。
佛陀教導人們,應當去了解自己的心(當分別心,當思惟心),明白自己 在想些什麼,做些什麼,進而約束自己的心,不要情不自禁地以自我為中 心,不要常常與煩惱(漏)為伍。能夠這樣,也稱得上是不(無)放逸的 修行人了。

23.當善思惟,觀察於心。所以者何? 長夜心為貪欲所染,瞋恚、愚癡所染故。
心惱,故眾生惱;心淨,故眾生淨。
譬如畫師,善治素地,具眾彩色,隨意圖畫種種像類。(雜‧四四)

※不習慣經常注意作自我反省的心,是沒有辦法作自我觀察的。像這樣,對 自己的行為,就得不到適當的照顧與處理。少了自我觀察的心,就會常在 貪、瞋、癡的威勢下,無力脫離,就像處在漫長的黑夜裡一樣。
心,主導著眾生的氣質、行為,甚至於長相。心,就像彩繪大地的高手, 畫什麼像什麼。
修行,就從觀察自己的心,知道自己在做什麼、想什麼起步吧!

24.心、意、識,日夜時刻,須臾轉變,異生異滅。
猶如獼猴遊林樹間,須臾處處,攀捉枝條,放一取一。(雜‧三二七)

25.不見一法疾於心者,無譬可喻,猶如獼猴,捨一取一。
心不專定,前想、後想,所不同者,以方便法不可摸則(測)。
心迴轉疾,凡夫之人,不能觀察心意。
是故,常當降伏心意,令趣(向)善道,亦當作是學。(增‧五五)

※假如嘗試靜下心來,專心注意於數自己的呼吸,那麼,要不了多久,您就 會明白,自己的心念,是多麼地不甘寂寞,想東想西的,難以專注,就像 在樹枝間攀來攀去,動個不停的猴子。這就是凡夫眾生,心的習性了。
所以,修行者應當常常透過自心的觀察,來訓練自己,使自己的心,能安 靜下來,才能開展學習的腳步。

26.種子者,譬取陰俱識。
地界者,譬四識住。
水界者,譬貪喜四取攀緣識住。何等為四?於色、受、想、行中識住,攀 緣色、受、想、行,貪喜潤澤,生長增廣。識於中若來、若去、若住、若 沒、若生長增廣。
色、受、想、行界離貪,離貪已,於色、受、想、行封滯,意生縛斷,攀 緣斷,彼識無所住,不復生長增廣。(雜‧八五)

※心,是這麼地活躍,因為五蘊中的識蘊,是那麼地不甘寂寞,到處找機會 (攀緣),在色(物質的、生理的)、受、想、行等四蘊中活動。就像種 子(比喻「識」),一旦落到土地上(比喻能提供「識」活動的四個地方 ;就是色、受、想、行等四蘊,即經文所說的「四取攀緣識住」),受到 水分(比喻「貪」)的滋潤,就能發芽成長一樣。
人們,是那麼地害怕一無所有(無我、無我所:《雜‧五五》),無法像 解脫的聖者一樣,讓「識」不再到處去攀緣,再加上不斷地以貪欲,灌溉 滋潤,就是這樣,讓我們不知不覺地,一輩子活過一輩子。
修行,也是在降伏這顆活躍的心,讓自己脫離「心隨境轉」的困境。

27.愚癡無聞凡夫,生苦受、樂受、不苦不樂受。多聞聖弟子,亦生苦受、樂 受、不苦不樂受。凡夫、聖人有何差別? 愚癡無聞凡夫,身觸生諸受,增諸苦痛,愁憂稱怨,心生狂亂。當於爾時 ,增長二受:若身受,若心受。
譬如士夫,身被雙毒箭,極生苦痛。所以者何?於諸五欲,生樂受觸,受 五欲樂,為貪使所使;苦受觸故,則生瞋恚,為恚所使;於此二受,若集 、若滅、若味、若患、若離不如實知故,生不苦不樂受,為癡使所使。
為樂受、苦受、不苦不樂受所繫,終不離。云何繫?謂為貪、恚、癡所繫 ,為生、老、病、死、憂、悲、惱苦所繫。
多聞聖弟子,身觸生苦受,不起憂悲稱怨、心亂發狂。當於爾時,唯生一 受:所謂身受,不生心受。
譬如士夫,被一毒箭,不被第二毒箭:為樂受觸,不染欲樂故,於彼樂受 ,貪使不使;於苦觸受,不生瞋恚故,恚使不使;於彼二使,集、滅、味 、患、離如實知故,不苦不樂受,癡使不使。於彼樂受、苦受、不苦不樂 受解脫不繫。於何不繫?謂為貪、恚、癡不繫,生、老、病、死、憂、悲 、惱苦不繫。(雜‧四六九)

※凡夫有苦、樂、不苦不樂的感受,解脫的聖者也有苦、樂、不苦不樂的感 受,那麼凡夫和解脫的聖者,差別在哪裡呢? 凡夫身受苦,心就起瞋,做瞋心的奴隸(恚使所使);身受樂,心就起貪 ,做貪心的奴隸(貪使所使);懵懵懂懂,不知苦、樂出現,以及消除的 原因(集、滅、味、患、離),又成了愚癡的奴隸(癡使所使)。就像身 上中了一支毒箭,緊接著,心中又中了第二支毒箭一樣。
聖人可不一樣了,身受苦、樂,就止於身受苦、樂,深知苦、樂出現,以 及消除的原因,心不受身的影響,不中第二支毒箭,不做貪、瞋、癡的奴 隸。
身、心的感受,個案對待,分開處理,是修行的重要綱領。
28.尊者阿那律語諸比丘言: 住四念處,我於所起身諸苦痛,能自安忍,正念、正知。(雜‧五三九)

※以四念處(請參考本《剪輯》第十五單元)的專注觀察,讓自己提高警覺 。再透過因緣的思惟,可以緩和,甚至截斷因身苦而來的情緒干擾。

29.若眼識色,可愛、樂、念,可意,長養於欲,彼見已,喜樂、讚歎、繫著 住,心轉歡喜,深樂,貪愛,阨礙。
歡喜、深樂、貪愛、阨礙者,是名第二住。
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亦如是說。(雜‧二八七)
※「心轉歡喜、深樂、貪愛、阨礙」,正是內心,中了第二支毒箭的最佳寫 照。經中又說,「不歡喜、深樂、貪愛、阨礙者,是名為一一住」,這是 眼覺知於色,而無色貪的聖者境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