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含經隨身剪輯(紙本311頁) 莊春江 剪輯 (不同意被抄襲或營利性引用)

前  言
   如果佛陀再來人間--解讀「阿含經隨身剪輯」     呂 勝 強

 一些具敏銳觀察力的有心人士,對於當前的社會,列出一張共同的體 檢表--「這是一個不確定的時代」:一切都充滿著不可控制的因子,它 反映出社會的失序現象及人心高度的困頓、匱乏與不安。就佛法的立場來 說,「世間的不確定(不安穩)」是人生的如實真相;然而矛盾的是,期 盼「確定」卻又是人類普遍性內心深處,根深蒂固須臾不可磨滅的世紀大 病。這麼一來,人類的幸福似乎是沒有了指望,在這人類的危機中,佛法 將很有可能扮演一項人類心靈重建工程的角色,因為,在過去歷史的軌跡 中,佛陀曾經成功地教導弟子們一套直指人心消除焦慮煩惱的修行方法。 如何自利與利他或契理與契機,就有待佛弟子的任重道遠了!
 佛法的創覺者-- 佛陀,畢竟已經入滅了二千五百多年,他可能再來 人間嗎?「佛陀的涅槃」這個存在性的問題,千百年來,佛弟子心中一直 強烈渴望有一個明確的答案,但是在佛陀的教誨中,這是不予討論的範疇 ,因為從佛法的如實義說,那不過是眾生心中無明的投射罷了!如果我們 真正歡迎佛陀重回人間,那麼值得重視的,應該是佛陀當年回應阿難的最 後教誡:「佛滅度後……我成佛來所說經、戒,即是汝護,是汝所持」( 見本剪輯第一六四條)。阿含經是公認現存最早的佛典,乃佛陀一代時教 的重心,今天的佛弟子,若能精勤研讀思惟,如法實踐,將如同《佛遺教 經》所說:「自今以後,我諸弟子展轉行之,則是如來法身常在而不滅也 。」這相當佛陀永駐人間,常轉法輪。
 春江師兄將四阿含菁華分列綱目加以剪輯並逐經做提示,希望便利讀 者隨身閱讀、思惟、反省,個人深恐古代的典籍、文字較為艱澀,樂意依 據剪輯綱目略作解讀,藉此與學佛的朋友共勉,若能因此而引發閱讀本剪 輯的增上意樂,更是所盼。

    人性的剖析
 在一次私下的參訪請益中,印順導師語重心長地開示:「學佛難嗎? 確實難!可是真正說來,學佛應該也是挺容易的!」余聆聽之後,心中有 很大的感觸。我們眾生的心,長久以來,常習慣與貪瞋痴糾纏在一起,沒 辦法有片刻時間不用力執取在某一件事物上,即使在睡夢中也一樣。如本 剪輯廿三條所說:「長夜心為貪欲所染,瞋恚、愚痴所染」;廿四條也指 出人性的:「須臾處處,攀捉枝條,放一取一」;剪輯六一條,佛陀更深 刻的剖析:眾生一切的痛苦,皆是以欲愛為本。所以,學佛是難在逆水行 舟,不進則退的與人性中如影隨形的惡習搏鬥。可是從另一方面看,人生 卻又充滿了希望,佛陀讚歎生而為人的難能可貴:「人間為善趣……諸佛 世尊,皆出人間。」(剪輯一六二條)由於人類有「慚、愧、不放逸及精 進」等四種可以開發的良善美德,它將引導我們通往解脫之道。有慚愧心 ,就能尊重自己、他人與真理,不放逸乃是不退墮的安全保證,而精進則 可勇猛向目標邁進。以上有關人性的光明面與黑暗面,在觀察思惟修行上 ,如何抉擇,本剪輯的「心、不放逸、守護及欲愛」等四章有詳細的介紹 。

    生命的終極關懷--業報、死與解脫
 有同修問到,佛陀時代的殺人魔王鴦掘魔羅,在一生中殺了那麼多人 ,惡業深重,怎麼有辦法當生證阿羅漢,而成為佛教「放下屠刀,立地成 佛」的最佳典範,那不是惡沒有惡報嗎?另外,在一次與佛教觀音線青少 年協談中心的朋友,討論暢銷書《前世今生》時,也引發一個初學者迷惑 的問題--無窮的前世,伴隨著無盡的焦慮煩惱(每一世累積的焦慮恐懼 ,都必須一一利用催眠追溯回去,加以治療),業報的無窮無盡,如何消 解得完?如何從中解脫?以上二個問題,似乎動搖了佛教傳統上「善惡到 頭終有報」的觀念,也令人懷疑解脫的可能性。其實,大家是忽略了佛法 「因緣果報」中「緣」的深刻意義,有因不必然有果報,關鍵是有沒有滋 潤善惡業的「緣」,這也是解脫之鑰。這在本剪輯「業報」一章上有深入 的解析,讀者們或許亦可透過正確的業報觀,進一步探索佛教徒面對臨終 器官捐贈時應採取的態度。
 死與解脫,是生命中最為終極關懷的課題,前者人人有份,但卻又不 為大家所樂意接受,因為死,代表一切欲望的破滅;面臨未知世界不確定 的恐懼,這與人性內在希望永遠活下去的自我執著,有著嚴重的對立。學 佛者如何隨順因緣來面對死亡的「隨時到來」,倒是一個嚴肅的自我砥礪 反省的功課!另外,阿含經對於「解脫聖者」那種平淡而脫落一切神秘現 象的描述,應可啟發我們修行的正確方向與態度,值得一讀再讀,思惟學 習。

    「佛以一音說一切法」的省思--對治法門
 佛教徒喜歡讚歎佛陀的「一音說一切法,眾生隨類各得解」,這是佛 滅以後,部派佛教中,「大眾部」的佛陀觀。歷史上的佛陀,以神足示現 、教誡示現及他心示現等三輪教化弟子,其中難免有神通威德的感召,但 是佛弟子不要忘記「神足飛行者,亦是世俗常數;智慧成就者,此是第一 之義」(剪輯一四八條)的遺訓;中阿含〈傷歌邏經〉也指出「教誡輪」 (言教及身教:法與戒律)才是最主要最殊勝的。由於眾生的根器千差萬 別,因此佛陀的教導,也就因時因機有所不同,從本剪輯的「對治」章, 可以看出其多元性。
 剪輯八二條〈增上心經〉所介紹的五種降伏心的方法及八四條〈水喻 經〉提出五種消除瞋恚的技巧,對於日常生活上都相當實用,必須時時實 踐,才能熟練。不過由於對治法門,常都是一種權宜性的修行指導,不能 以此為究竟,因此阿含中,都會將對治法門加以提昇,直接面對苦惱的「 集」(原因)而達到貪瞋痴止息的第一義上。這也是剪輯八一條〈漏盡經 〉所示七種不同的途徑均指向漏盡(斷除煩惱)的真正意義,如同龍樹菩 薩的「四種悉檀」,對治悉檀必須引導至第一義悉檀。
 相對於佛陀的觀機逗教,現在有一些學佛的朋友,每每以自己的學佛 經驗或受用的專修法門,主觀的或略帶強迫推銷式的介紹給其他道友們, 這實在是不尊重因緣(差異性)的我執主宰欲衝動,從有漏善法來說,是 一種「順道法愛」的執著。要留意!執著就是不折不扣的煩惱。這也是剪 輯八六條〈阿梨吒經〉所說的筏喻法門:連有益的「正法」都不可以執取 。

    登峰必須由山腳拾級而上--道次第
 禪宗的典籍常記載,古德們在偶然的因緣下言下頓悟,這似乎令人有 「得來全不費功夫」的錯誤印象,姑不論開悟的內容如何,讀者們往往忽 略的是,古德們在悟道之前,千山萬水披荊斬棘,艱辛求道的過程。在阿 含經中,佛弟子與佛陀或聖弟子間,因法義的問難請益中,也常有聞法證 果的情形,聖弟子的「非時得證」,必然要經歷播種、灌溉、成熟(種、 熟、脫)所謂聞思修證的次第,不可能跳躍而上的,在剪輯九八條〈七車 經〉中有明確的宣示。
 在印度及中國的佛教發展史上,曾經發生專重「修證經驗」取向的修 行風潮(如部分大乘行者的「直從涅槃經驗」下手),在這偏頗的現象下 ,不從現實身心(蘊處界)的苦集滅道之正常道次第下手,於是禪定神秘 經驗傾向的道風,糢糊並誤導了原始樸實的釋尊遺教。阿含經中,佛陀特 別告誡:「不依六根來體驗十二因緣,是無法通往涅槃解脫之路」(剪輯 一00條:「不問汝知不知,且先知法住,後知涅槃」),龍樹菩薩在《 中觀論》中也強調:「不依世俗諦,不得第一義」。
 坊間,我們看到克里希那穆提及奧修的修行方法與宗風,其中頗有與 佛法相似的地方,惟仔細分辨,可以發現兩者均缺乏明確的道次第,令學 人難有下手處。至於,這兩位印度宗師的道法,是否與佛法的正見、正業 、正命間有相異處,則須審慎地另為討論。

    入道的第一道關卡--苦聖諦
 學佛的朋友,有時會自嘲地說:「學佛一年,佛在眼前,學佛三年, 佛在天邊」,有一種入道難的無奈感,其中的癥結在那裡呢?佛法是一種 生命的試煉,文字堆砌的沙屋,當然經不起小小浪花的沖刷。一個學佛的 人,假如整個身心(五蘊),沒有刻骨銘心的無常痛切感,是很難時時處 處激發那出離苦惱的道心,更遑論對佛法的安忍堅定了!所以佛陀初轉四 聖諦法輪,就是以苦聖諦為入道的第一步。
 為免於說食數寶的流於概念上的「頭腦作用」,剪輯的「味患離」及 「四念處」兩章分別介紹了兩種加強苦聖諦體驗的修行方法,前者是知非 即離的「正思惟」觀照法,後者是綿密的「正念」工夫,兩者是相輔相成 的。個人曾與春江師兄討論某佛教團體的四念處修行方法--「當身體某 部位有酸痛時,透過四念處的觀察,酸痛自然會止息下來」,一般的酸痛 ,可能可以經由四念處的修行,讓身心放鬆(副交感神經的作用)而得到 紓解。但是若酸痛的原因,是長期勞累或外力撞擊所引發,就無法單靠四 念處而成辦了,必須另依正思惟「集」或「過患」才能出離酸痛(如充分 休息或找醫生就症下藥治療),換作是煩惱的觀察也是如此,一定要四念 處與苦集滅道四聖諦因果相應時,始能止息煩惱。從八正道的次第中,也 可以發現:「正念」(四念處),是建立在正見及正思惟的基礎。

    佛教團體共修的遊戲規則--無諍
 這個世間紛爭的根源,大抵不出思想與感情兩大問題,佛教的團體也 不能例外,從佛法來說,就是人性上的「見諍」與「欲諍」。為化解眾生 的憂惱,佛陀在雜阿含四九六經(剪輯九一條)提供了--「如實的對話 」、「選擇對話的適當時機」、「對話內容有助於煩惱的止息」、「言語 柔軟」及「關懷悲憫對方不起情緒」等五個團體互動的原則,它可以作為 佛教團體布薩共修之指南,值得我們一起開發學習。
 無諍代表和平非暴力精神的堅持,在剪輯九二條的提示說得很好:「 對於世間的人文習俗,團體的共同約定,學佛者當以隨順、無諍的態度, 柔軟應對;但是對於佛法的價值觀,則應以最堅定、嚴肅的立場予以表達 」。什麼是佛法的價值觀?那就是肯定世間是因緣無常,人類應互助互容 ,任何的行動都必須指向內心的寂靜(寧靜)及貪瞋痴的止息。這也是佛 法一貫譴責暴力的原因,此或許可供佛教團體在從事社會抗議活動時參考 。

    無我的實踐--無常因緣觀
 人生的憂悲苦惱,阿含告訴我們是對於自我的錯誤認知,因此佛法首 重「如實正觀」--確確實實面對自己身心的問題,不預設立場地觀察, 發現自己與世間是無常、是因緣決定一切的。由於是無常,因此不願意真 正擁有什麼(當然也不在意失去什麼),也無意與人爭高下(勝劣);又 因體認到多重因緣的相互制約性,從中感受自我能力的微小,盲點很多, 於是自我為中心的意識型態漸漸淡薄下來。所以無常觀與因緣觀,落實到 自己的身心,就是無我。
 因此,「無我」是佛法的標竿,阿含經的初果斷三結,主要即是破除 我見。無我並非否定行住坐臥中,生蹦活跳的我,而是五蘊身心和合,知 情意達到和諧平衡的狀態,人格上展現的是覺醒、敏銳、理性及開放的成 熟,是一個喜悅的活在當下的人。這在剪輯的「無常」及「因緣」等二章 ,編輯者有精闢的發揮。

    學習佛陀的悲心拓展阿含的行踐
 古印度,佛陀及部分聖弟子的菩薩風範,受到時空的限制,不能蔚為 風潮成為時代的主流,是一件遺憾的事!印順導師曾在「契理契機的人間 佛教」一書中寫到:「古之學者為己,今之學者為人」,透露出他的觀察 --現代是菩薩行的有利時機。他老人家在另外的場合對於「今之學者為 人」補充解釋說:由於交通資訊的發達,現代人不與人互動都很難,可以 說不當菩薩都不行。我們願意把握佛陀本懷復興的契機!
 事實上,代表菩薩正常道的「六波羅密多」(六度)、「四攝」及「 四無量心」等法門,在阿含聖典中,均可尋得其根源及脈絡:如六度的綱 目--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進、禪定、般若(即智慧),在阿含中屢見 不鮮;「波羅密多」(度到彼岸)與積極的「斷盡苦邊」意義相同。雜阿 含六八一經(佛光阿含藏編號)談五力道品時,即明確地指出「一切眾生 的事,皆是四攝的範圍」。而雜阿含九0八經則引用「自通之法」的同理 心(「自通之法」見剪輯八三條),發揮佛教戒律「護生」(護持一切生 命)的精神,而將五戒的前四戒拓展為慈悲喜捨以落實人間的利濟關懷, 而不僅僅把四無量心侷限在禪定的修持法而已。印順導師更論證大乘「中 觀論」為阿含經的通論。
 我們以為,學佛的朋友,若能隨分、隨力、隨因緣地將消除煩惱的方 法與經驗,直接或間接地回饋給生活周遭的人,那才真正可稱為是學習佛 陀人格的「佛弟子」,如用這種心態來繫念佛陀的聖德,則是高品質的念 佛行者。讓我們一同攜手前進!

    結  語
 春江師兄與本人,十五年來,在佛法的路上共同修學,相互增上,個 人親眼看到他深得佛法的法義饒益、梵行饒益,乃至不退於佛法的堅定正 見正行,並敬重他發心的專精懇篤(如宏印法師在序文中所說)。欣逢本 書的發行,深願將之推荐給學佛的朋友,大家一起來學習佛陀的教誨,並 共同開發阿含淨化人心的大乘精神。

一九九四‧七‧十八於岡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