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含經故事選(共106則,紙本742頁) 莊春江 編著 (不同意被抄襲或營利性引用)

088.銳利的阿支羅迦葉
    ──朝聞道,朝入涅槃
  有一天早上,佛陀正走在往王舍城的路上,打算進城乞食,而阿支羅迦葉正好要辦點事,從王舍城裡走出來。
  阿支羅迦葉遠遠地看到佛陀迎面走來,趕緊攔住佛陀,請求佛陀說:
  「瞿曇!我有點問題想請教你,可以耽擱你一些時間嗎?」
  「迦葉!現在不是時候,我正要進城乞食,回來再為你解答好了。」
  「瞿曇!只耽擱你一點時間,好嗎?」
  「迦葉!現在不是時候,回來再說吧。」
  「瞿曇!為何不現在答應我?你這樣不就是拒絕我嗎?就只問一個小問題而已,請為我解說吧!」
  「好吧,迦葉!你就問吧。」
  「瞿曇!我們的苦,是自作的嗎?」
  「迦葉!不是這樣的,你這樣問,我無從談起。」
  「那苦是他作的嗎?」
  「迦葉!這樣問這也無從談起。」
  「是自他共作的嗎?」
  「迦葉!這樣問還是無從談起。」
  「那是非自、非他的無因作嗎?」
  「迦葉!更不是這樣的。」
  「瞿曇!我問苦是自作、他作、自他作、或無因作,你都不作『是』或『不是』的正面回答,而說無從談起,那到底還有苦嗎?」
  「迦葉!苦確實是有的。」
  「瞿曇!那你是不知苦、不見苦,所以無法直接回答我的問題嘍?」
  「迦葉!我不是不知苦、不見苦,迦葉!我知苦、見苦。」
  「瞿曇!那請為我解說苦,讓我也能知苦、見苦。」
  「迦葉!如果之前的作者,與之後的受苦者是同一的,那就可以回答你:『苦是自作的』。然而,這麼一來,作者與受者恆常不變,這不符合無常的事實,是錯誤的『常見』。
  如果之前的作者,與之後的受苦者是相異的,那就可以回答你:『苦是他作的』。然而,這麼一來,作者與受者可以沒有關聯,這也不符合實際情況,是錯誤的『斷見』。
  如果前面說的自作、他作能成立,那就可以回答你:『苦是自、他共作的』。然而,自作、他作都是錯誤的,所以我不說苦是自、他共作的。
  如果因為不是自、他共作,而說苦是無因而生的,我也不會這麼說。
  離開這種種極端的錯誤想法,從合於事實的角度來說,那是:此有故彼有,此起故彼起;詳細來說,即是:由於無明而有行,由於行而有識,由於識而有名色,由於名色而有六入處,由於六入處而有觸,由於觸而有受,由於受而有愛,由於愛而有取,由於取而有有,由於有而有生,由於生而有老死、憂悲惱苦、純大苦的聚集。
  反之,此無故彼無,此滅故彼滅;當無明滅盡無餘,行就滅了;行滅了,識就隨著滅了;識滅了,名色就隨著滅了;名色滅了,六入處就隨著滅了;六入處滅了,觸就隨著滅了;觸滅了,受就隨著滅了;受滅了,愛就隨著滅了,愛滅了,取就隨著滅了;取滅了,有就隨著滅了;有滅了,生就隨著滅了,生滅了,所有的老死、憂悲惱苦、純大苦的聚集就隨著滅了。」
  阿支羅迦葉聽了這樣的解說後,深受震撼,打破了過去錯誤的思惟,當下遠塵離垢,得法眼清淨,見法、得法;知法、入法,不再疑惑,不再畏懼,合掌對佛陀說:
  「世尊!現在,我已經瞭解了。從現在起,我歸依佛、法、僧伽,願意終身為佛弟子,請為我見證。」
  說完之後,阿支羅迦葉就拜別佛陀,去做他的工作了。但離開佛陀不久,阿支羅迦葉遭到一頭保護小牛的母牛攻擊,受傷而死了。死的時候,面貌安詳平和。
  世尊則繼續他的王舍城乞食,不知道阿支羅迦葉在離開他不久後就死了。
  其他比丘聽說阿支羅迦葉遭到牛隻攻擊而死,就在用餐完畢後,來向佛陀報告,並好奇地請問佛陀,阿支羅迦葉得了什麼成就,往生到哪裡了。
  佛陀告訴比丘們說,阿支羅迦葉知法、見法,死時無所執著,已經入涅槃解脫了。這樣,佛陀為阿支羅迦葉授證得解脫的「第一記」。

按語:
  一、本則故事取材自《雜阿含第三0二經》、《相應部第一二相應第一七經》。
  二、阿支羅迦葉的「朝聞法,朝入涅槃」,讓我們聯想到《論語》〈里仁篇〉中,孔子所說的「朝聞道,夕死可矣」。孔子這麼說,表示了聽聞真理的可貴,以及對真理的嚮往,而阿支羅迦葉的聞法、證法、入滅,卻是實際上的體驗者。此外,從聞法到證入涅槃,時間可以這麼短,阿支羅迦葉也印證了佛法修學的「非時得證」。
  三、《雜阿含第三00經》說:「自作自覺(受),則墮常見;他作他覺(受),則墮斷見」,與本則故事的教說內涵是相同的。以為生命中有常住不變的主體,在前後世中貫穿著,這是常見;不見生命無明與貪愛的流轉因緣,以為死就什麼都沒有了,這是斷見,兩者都不是緣起的事實,都是錯誤的一邊。這常見與斷見,正是人們最容易犯的錯誤。
  四、自作、他作、自他作、或無因作,都與緣起的事實不合。而後兩者其實只是自作、他作的延伸,只要自作、他作是錯的,自他共作、無因作就不必再論了。什麼是自作、他作呢?例如:有說過去我所做的惡業,都要受報完畢才能解脫,這即是自作自受錯誤說法的一類。有說父親所做的惡業,會由兒子來受報,這則是他(父親)作他(兒子)受錯誤說法的一類。
  五、佛陀對阿支羅迦葉問題的回答,《雜阿含第三0二經》作「此是無記」,《相應部第一二相應第一七經》作「並不然」,兩者稍有差異。「無記」,表示問題本身的背景基礎是錯誤的,問題不能成立,所以也「無從論起」。「並不然」的含意,是對所提問的問題不以為然,但也可以解讀為是對問題內容的直接否定。
  六、佛陀對阿支羅迦葉的教導,主要是「緣起法」。「此有故彼有,此無故彼無」,是緣起法的定義,「緣無明行,……純大苦聚集;無明滅則行滅,純大苦聚滅」,是緣起法的內容,這是佛陀證入解脫的關鍵,也是阿支羅迦葉知法、見法,證入解脫的關鍵。緣起法,可以說是佛教的核心思想,也是佛法的特質。
  七、《相應部第一二相應第一七經》中,並沒有阿支羅迦葉被牛攻擊受傷致死的情節,而說他隨佛陀出家,後來證得解脫,成為阿羅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