優陀那76經/巴吒釐村經(8.巴吒釐村品)(莊春江譯)
被我這麼聽聞:
有一次,
世尊與大
比丘僧團在摩揭陀
次第地進行著遊行,抵達巴吒釐村。巴吒釐村的
優婆塞們聽聞:「聽說世尊與大比丘僧團在摩揭陀次第地進行著遊行,已抵達巴吒釐村。」那時,巴吒釐村的優婆塞們去見世尊。抵達後,向世尊問訊後,在一旁坐下。在一旁坐下的巴吒釐村的優婆塞們對世尊說這個:「大德!請世尊同意[住]我們的招待所。」世尊以沈默狀態同意。
那時,巴吒釐村的優婆塞們知道世尊同意了後,從座位起來、向世尊問訊後,
作右繞後,去招待所。抵達後,鋪設招待所的一切鋪設物、設置座位、設立水瓶、懸掛油燈後,去見世尊。抵達後,向世尊問訊後,在一旁站立。在一旁站立的巴吒釐村的優婆塞們對世尊說這個:「大德!招待所的一切鋪設物已鋪設、座位已設置、水瓶已設立、油燈已懸掛,大德!現在是那個世尊考量的時間。」
那時,世尊[傍晚時,]穿衣、取衣鉢後,與比丘僧團一起去招待所。抵達後,洗腳,然後進入招待所,接著靠中央柱子面向東坐下,比丘僧團也洗腳、進入招待所,然後靠西邊牆壁面向東,在世尊後面坐下,巴吒釐村的優婆塞們洗腳、進入招待所,然後靠東邊牆壁面向西,面對世尊坐下。那時,世尊召喚巴吒釐村的優婆塞們:
「屋主們!有這五種破戒、戒壞失的
過患,哪五種呢?屋主們!這裡,破戒者、戒已壞失者因為放逸而遭受大財產的損失,這是第一種破戒、戒壞失的過患。
再者,屋主們!破戒者、戒已壞失者的惡名聲傳出去,這是第二種破戒、戒壞失的過患。
再者,屋主們!破戒者、戒已壞失者往見任何群眾:
剎帝利眾或婆羅門眾或
屋主眾或沙門眾,他無自信地、心虛地往見,這是第三種破戒、戒壞失的過患。
再者,屋主們!破戒者、戒已壞失者迷亂地死去,這是第四種破戒、戒壞失的過患。
再者,屋主們!破戒者、戒已壞失者以身體的崩解,死後往生
苦界、
惡趣、
下界、地獄,這是第五種破戒、戒壞失的過患。屋主們!這些是五種破戒、戒壞失的過患。
屋主們!有這五種持戒、戒具足的效益,哪五種呢?屋主們!這裡,持戒者、戒具足者因為不放逸而到達大財產的聚集,這是第一種持戒、戒具足的效益。
再者,屋主們!持戒者、戒具足者的好名聲傳出去,這是第二種持戒、戒具足的效益。
再者,屋主們!持戒者、戒具足者往見任何群眾:剎帝利眾或婆羅門眾或屋主眾或沙門眾,他有自信地、不心虛地往見,這是第三種持戒、戒具足的效益。
再者,屋主們!持戒者、戒具足者不迷亂地死去,這是第四種持戒、戒具足的效益。
再者,屋主們!持戒者、戒具足者以身體的崩解,死後往生
善趣、天界,這是第五種持戒、戒具足的效益。屋主們!這些是五種持戒、戒具足的效益。
那時,世尊對巴吒釐村的優婆塞們大部分夜晚以法說開示、勸導、鼓勵、
使歡喜,然後使他們離開:「屋主們!夜已過,現在請你們考量的時間。」那時巴吒釐村的優婆塞們歡喜、
隨喜於世尊所說後[「是的,大德!」巴吒釐村的優婆塞們回答世尊後-DN.16, 151],從座位起來、向世尊問訊後,作右繞後離開。那時,世尊在巴吒釐村優婆塞們離去不久進入空屋。
當時,摩揭陀國大臣蘇尼大與作雨者為了抵抗跋耆人,在巴吒釐村建築城堡。又,當時,好幾百萬[千-DN.16, 152]位天神在巴吒釐村佔取宅地:凡有大力量天神佔取宅地的地方,在那裡,祂們引導心有大力量的國王大臣令他們建築住處;凡有中等[力量]天神佔取宅地的地方,在那裡,祂們引導心有中等[力量]的國王大臣令他們建築住處;凡有低等[力量]天神佔取宅地的地方,在那裡,祂們引導心有低等[力量]的國王大臣令他們建築住處。
世尊以清淨、超越常人的天眼看見在巴吒釐村那[幾]百萬位佔取宅地的天神:凡有大力量天神佔取宅地的地方,在那裡,祂們引導心有大力量的國王大臣令他們建築住處;凡有中等[力量]天神佔取宅地的地方,在那裡,祂們引導心有中等[力量]的國王大臣令他們建築住處;凡有低等[力量]天神佔取宅地的地方,在那裡,祂們引導心有低等[力量]的國王大臣令他們建築住處。那時,世尊在破曉時起來後,召喚尊者阿難:
「阿難!誰在巴吒釐村建築城堡呢?」「大德!摩揭陀國大臣蘇尼大與作雨者為了抵抗跋耆人在巴吒釐村建築城堡。」「阿難!猶如與三十三天商量了,阿難!就這樣,摩揭陀國大臣蘇尼大與作雨者為了抵抗跋耆人在巴吒釐村建築城堡。阿難!這裡,我以清淨、超越常人的天眼看見在巴吒釐村佔取宅地的幾百萬位天神:凡有大力量天神佔取宅地的地方,在那裡,祂們引導心有大力量的國王大臣令他們建築住處;凡有中等[力量]天神佔取宅地的地方,在那裡,祂們引導心有中等[力量]的國王大臣令他們建築住處;凡有低等[力量]天神佔取宅地的地方,在那裡,祂們引導心有低等[力量]的國王大臣令他們建築住處。阿難!所有亞利安人所及之處;所有[其]商人行徑之所及,這將是第一都市,華氏城將是財貨集散地,阿難!華氏城的三個障礙將是:火[災]、水[災]、敵人的破壞。」
那時,摩揭陀國大臣蘇尼大與作雨者去見世尊。抵達後,與世尊一起互相問候。交換應該被互相問候的友好交談後,在一旁站立。在一旁站立的摩揭陀國大臣蘇尼大與作雨者對世尊說這個:「請喬達摩尊師與比丘僧團一起同意我們的今天的食事。」世尊以沈默狀態同意。
那時,摩揭陀國大臣蘇尼大與作雨者知道世尊同意後,回自己的住處。抵達後,在自己的住處準備勝妙的
硬食、軟食,使[人]為世尊通知時間:「喬達摩尊師!是時間,食事已完成。」
那時,世尊午前時穿衣、取衣鉢後,與比丘僧團一起去摩揭陀國大臣蘇尼大與作雨者的住處。抵達後,在設置的座位坐下。那時,摩揭陀國大臣蘇尼大與作雨者以勝妙的
硬食、軟食親手款待以佛陀為上首的比丘僧團,使之滿足。
那時,對已食、手離鉢的世尊,摩揭陀國大臣蘇尼大與作雨者取某個低的坐具後,在一旁坐下。世尊以這些偈頌感謝在一旁坐下的摩揭陀國大臣蘇尼大與作雨者:
「在任何地方,賢智類者建造住所,
在這裡他宴請持戒者,已抑制者、梵行者。
在那裡,凡有天神們如果告知對他們的供養,
祂們因供養而崇拜他,因服侍而尊敬他。
祂們因此而憐憫他,如母親對自己的親生子,
被天神憐憫的人,經常看見吉祥。」
那時,世尊以這些偈頌感謝摩揭陀國大臣蘇尼大與作雨者後,從座位起來後離開。
當時,摩揭陀國大臣蘇尼大與作雨者在世尊後面緊跟隨:「現在,凡沙門喬達摩將離開所經之門將名為喬達摩門;凡將渡恒河所經之渡場將名為喬達摩渡場。」
那時,世尊離開之門名為喬達摩門。那時,世尊去恒河之渡場。當時,恒河充滿水,滿到河邊烏鴉能喝到的,一些人遍求船;一些人遍求筏;一些人在此岸綁桴想到對岸。那時,世尊就猶如有力氣的男子伸直彎曲的手臂,或彎曲伸直的手臂,就像這樣在恒河此岸消失,與比丘僧團一起出現在恒河對岸。
世尊看見那些人:一些人遍求船;一些人遍求筏;一些人在此岸綁桴想到對岸。
那時,世尊知道這件事後,在那時候吟出這個
優陀那:
「凡越渡海洋、湖泊者,他們造橋後離沼澤,
唉!人們綁桴,[而]有智慧的人已橫渡。」[DN.16, 154]
參考:
1.破戒dussīla-惡德行,持戒者sīlavato(sīla+vant)-有德者。
2.大神佔大宅-人神間的關係。
3.出曜經水品(T.4p.707)/法集要頌經水喻品(T.4p.785)
猶如人渡河,縛筏而牢固,
彼謂渡不渡,聰叡乃謂渡。
3/10/202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