優陀那46經/輸屢那經(5.輸屢那品)(莊春江譯)
被我這麼聽聞:
有一次,
世尊住在舍衛城祇樹林給孤獨園。
當時,
尊者大迦旃延住在阿槃提拘拉拉迦拉的波挖得山中,當時,輸屢那古低葛倪優婆塞為尊者大迦旃延的侍者。
那時,獨處、
獨坐的輸屢那古低葛倪優婆塞這樣心的深思生起:「依
聖大迦旃延教導的法,以居住的家,這是不容易行
一向圓滿、一向清淨的
磨亮海螺的梵行,讓我剃除髮鬚、裹上
袈裟衣後,從在家出家成為無家者。」
那時,輸屢那古低葛倪優婆塞去見尊者大迦旃延。抵達後,向尊者大迦旃延
問訊後,在一旁坐下。在一旁坐下的輸屢那古低葛倪優婆塞對尊者大迦旃延說這個:
「
大德!這裡,獨處、獨坐我這樣心的深思生起:『依聖大迦旃延教導的法,以居住的家,這是不容易行一向圓滿、一向清淨的磨亮海螺的梵行,讓我剃除髮鬚、裹上袈裟衣後,從在家出家成為無家者。』大德!請聖大迦旃延讓我出家。」
說這個時,尊者大迦旃延對輸屢那古低葛倪優婆塞說這個:「輸屢那!終身一日一食、獨睡的梵行是難做的,來吧!輸屢那!就在已是在家人這裡,請你實踐諸佛的教說,
在適當時間有一日一食、獨睡的梵行。」那時,輸屢那古低葛倪優婆塞的成為出家生活之計劃,他止息了。
第二次……(中略)第二次尊者大迦旃延對輸屢那古低葛倪優婆塞說這個:「輸屢那!終身一日一食、獨睡的梵行是難做的,來吧!輸屢那!就在已是在家人這裡,請你實踐諸佛的教說,在適當的時間有一日一食、獨睡的梵行。」那時,輸屢那古低葛倪優婆塞的成為出家生活之計劃,他止息了。
第三次當輸屢那古低葛倪優婆塞獨處、獨坐時,心中又生起了這樣的深思:「依聖大迦旃延教導的法,以居住的家,這是不容易行一向圓滿、一向清淨的磨亮海螺的梵行,讓我剃除髮鬚、裹上袈裟衣後,從在家出家成為無家者。」第三次,輸屢那古低葛倪優婆塞又去見尊者大迦旃延。抵達後,向尊者大迦旃延問訊後,在一旁坐下。在一旁坐下的輸屢那古低葛倪優婆塞對尊者大迦旃延說這個:
「大德!這裡,獨處、獨坐我這樣心的深思生起:『依聖大迦旃延教導的法,以居住的家,這是不容易行一向圓滿、一向清淨的磨亮海螺的梵行,讓我剃除髮鬚、裹上袈裟衣後,從在家出家成為無家者。』大德!請聖大迦旃延讓我出家。」
那時,尊者大迦旃延使輸屢那古低葛倪優婆塞出家。當時,阿槃提南部只有少數比丘,那時,尊者大迦旃延經過三年困難地、吃力地從這裡那裡使十位比丘僧團集合後,使尊者輸屢那受具足戒。
那時,
住過雨季安居、獨處、獨坐的當尊者輸屢那這樣心的深思生起:「我未面對面地見過那位世尊,但我只聽聞那位世尊「像這樣、像那樣」,如果和尚允許我,我應該為了見那位世尊、
阿羅漢、
遍正覺者而去。」
那時,當尊者輸屢那傍晚時,從獨坐出來,去見尊者大迦旃延。抵達後,向尊者大迦旃延問訊後,在一旁坐下。在一旁坐下的尊者輸屢那對尊者大迦旃延說這個:
「大德!這裡,獨處、獨坐我這樣心的深思生起:『我未面對面地見過那位世尊,但我只聽聞那位世尊「像這樣、像那樣」,如果和尚允許我,我應該為了見那位世尊、阿羅漢、遍正覺者而去。』」
「輸屢那!好!好!輸屢那!請你為了見那位世尊、阿羅漢、遍正覺者而去,輸屢那!你將看見那位世尊:清淨的、引人淨信的、根寂靜的、意寂靜的、已達最高調御與寂止的、根已調御的、已守護的、已自制的龍象。看見後,請你以我的名義
以頭禮拜世尊的足,請你詢問少病、少病苦、起居輕快、有力、
安樂住:『
大德!我的和尚尊者大迦旃延以頭禮拜世尊的足,他詢問:少病、少病苦、起居輕快、有力、安樂住?』」
「是的,大德!」尊者輸屢那歡喜、
隨喜於尊者大迦旃延所說後,從座位起來、向尊者大迦旃延問訊後,
作右繞後,收起臥坐具、取衣鉢後向舍衛城出發遊行。
次第地進行著遊行,去舍衛城祇樹林給孤獨園見世尊。抵達後,向世尊問訊後,在一旁坐下。在一旁坐下的尊者輸屢那對世尊說這個:
「
大德!我的和尚尊者大迦旃延以頭禮拜世尊的足,他詢問:少病、少病苦、起居輕快、有力、安樂住?」
「比丘!是否能被你忍受?
是否能被[你]維持生活?旅途中是否少疲勞地到達,以及你是否缺乏食物?」「世尊!我能忍受,世尊!我能維持,大德!旅途中我少疲勞地到達,我不缺乏食物。」
那時,世尊召喚尊者阿難:「阿難!請你為這位客來的比丘安排住處。」那時,尊者阿難想這個:「凡世尊令我:『阿難!請你為這位客來的比丘安排住處。』者,世尊想要與這位比丘一起在同一住處
居住;世尊想要與尊者輸屢那一起在同一住處居住。」他就在世尊住的住處安排尊者輸屢那的住處。
那時,世尊以禪坐在屋外度過大部分夜晚後,洗腳,進入住處,尊者輸屢那也以禪坐在屋外度過大部分夜晚後,洗腳,進入住處。那時,世尊在破曉時起來後勸請尊者輸屢那:「比丘!請你說明能說的法。」
「是的,大德!」尊者輸屢那回答世尊後就以背誦說出全部
十六部八個一組[經]。
那時,在尊者輸屢那的吟詠結束時世尊非常隨喜:「好!好!比丘!比丘!你善把握的、善作意的、善理解的十六部八個一組[經]具備美的言語、明瞭、
無缺點、義理的能使人知道。比丘!你有多少雨季安居?」「世尊!我有一個雨季安居。」「比丘!但為何你
耽擱這麼久?」「大德!在欲上的
過患被我長時間地看見,但繁雜的居家生活有許多工作、許多應該被做的 。」
那時,世尊知道這件事後,在那時候吟出這個
優陀那:
「看見在世間中的過患後,知道無
依著法後,
聖者在惡上不喜樂,乾淨者在惡上不喜樂。」
參考:
1.在家染著-居家生活是障礙(SA.860等)+Ud.15。
2.四分律-億耳受戒未久便得阿羅漢道(T.22p.845b)。
3.使用的語言-聽隨國俗言音所解誦習佛經(四分律T.22p.954),比丘們!我允許以自己的語言學得佛語(Anujānāmi, bhikkhave, sakāya niruttiyā buddhavacanaṃ pariyāpuṇitu’’nti, 律.小品.小事犍度285), 隨國俗法/不應該堅持地區語言(MA.169)。
4.出曜經惡行品(T.4p.742)/法集要頌經罪障品(T.4p.792)
觀世若干變,知法起滅跡,
賢聖不樂世,愚者不處賢。
3/12/2021